反恐十年需要多多反思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反恐十年需要多多反思
• 2011-09-08 • 来源: 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国网讯 2011年5月,美国最大的反恐目标、恐怖头目本·拉登被奥巴马下令击毙,但许多分析称拉登及其恐怖组织已经并可能继续给美国造成重大影响,这种角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战争史。反恐战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不对称战争,到现在为止,一连串的反恐行动和部署令美国疲于应付。反恐某种程度上改变了21世纪美国的命运,与伊斯兰世界产生了对立情绪和纠纷,更令美国元气受伤。

7月底,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近日发表了一部专家论文集,审视了美国自“9·11”事件以来的反恐战略和行动。专家们首先肯定了美国反恐的成就。但也指出美国过去十年犯了很多败笔和失误,比如当初对重建阿富汗信心过度,发动伊拉克战争却并没有削弱“基地”组织,大规模反恐找来更多对美国的不满,从而间接帮了恐怖分子的忙。

8月初,《华盛顿邮报》载文宣称美国反恐战争接近胜利、“基地”组织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立即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时代》周刊指出即便“基地”组织真的破灭了,也难以改变问题的实质,因为反恐战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战争。《时代》的看法有其道理,反恐充满复杂性和不对称性,类似“铁锤砸棉花、大炮打蚊子”的滋味。如果片面简单地描述反恐胜利,恐怕只是自我安慰和文字游戏。

从金融和经济方面看,连绵无期的反恐战争引发了军费短缺。许多军费必然靠加印美元弥补,这是引发两年多来严重金融危机并深不见底的重大诱因。据美国会计算,在未经通货膨胀率和国债利率调整的前提下,美国总共支出1.4万亿美元军费,还要负担巨额信息。西方专家推断2002年至2011年美国国土安全直接花费总计约为6900亿美元。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出动总计20多万的兵力和几千架战斗机。美国的总体经济损失更为巨大,相关花费超过2.6万亿美元,其中旅客因安检复杂程序造成的间接损失为4170亿美元。

面对种种负面后果,据报道美国决定低调纪念“9·11”事件10周年。除了9月11日当天在纽约世贸遗址及五角大楼举行悼念活动外,白宫决定低调处理纪念事宜。奥巴马低调处理引起争议,有分析认为奥巴马不想打反恐持久战,意在尽快结束大规模反恐战争,推动美国在各个层面步入正常国家轨道。

恐怖主义是一种暴力活动,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但是无论何种原因都不是发动恐怖袭击尤其是滥杀同胞和无辜平民的借口。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反恐主导权、反恐形式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形成多角度思辨。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思路,攸关成败,否则将导致缘木求鱼和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必须对十年反恐做出深刻反思,反恐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下去,不能歪曲和篡改。

必须加强多边和双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做法。必须加强而决不能损害联合国的权威和主导地位,一国不能主导或左右国际反恐合作。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展开全面合作,加强和完善国际法律体系建设;客观、公正、准确地统一制定反恐合作规则,制定和发布正式文件规范恐怖主义、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定义与界定标准。

必须认识到从长计议、对恐怖主义进行标本兼治的必要性。要注意从源头上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孳生的土壤,要走出技术和军事反恐误区。恐怖主义是一种非传统安全挑战,必须从政治、经济、教育、国际援助和军火贸易控制等方面展开立体合作,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谋求社会公正、提高社会教育水平、提高安全防范力度等途径手段逐渐消除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发达国家必须在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下,从技术和资金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反恐合作援助,不要附带任何先决条件。

部分恐怖活动产生于宗教压迫、宗教极端主义和种族歧视。但从源头上追究恐怖主义的产生,并不代表把反恐合作针对某种民族、宗教或文明本身。人为制造“文明冲突假象”将激发广泛的对立和反感情绪,将为恐怖组织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土壤。

单纯用军事手段反恐,实践证明并不成功。越是从技术层面上寻找恐怖主义的因素并用高技术严密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就越来越少地反思导致恐怖主义的根源性问题。个别国家在定义恐怖主义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偏离反恐轨道。国际反恐既要针对个体恐怖活动,还要针对一国对他国、强权对弱国的“国家恐怖、集体恐怖”。

中方也是恐怖主义受害国,将继续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与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但反对搞“双重标准”。需要一提的是,巴基斯坦是国际反恐的重要前沿,为打击恐怖主义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方将继续同巴方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中巴两国以及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齐云飞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