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马辉站在自己的书屋中(2月9日摄)。他身旁的书法作品是一位网友赠送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整理图书(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几名农民工在书屋中看书(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打电话帮助工友联系工作(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修补旧书(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维修顾客送修的电脑(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浏览自己喜欢的电脑类书籍(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和几个月前赶来帮忙的母亲在书屋中清点一天的收入(2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   马辉在书屋中清洗床单(2月9日摄)。忙的时候,马辉会经常住在书屋里。    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在边城乌鲁木齐,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远离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文化馆的同时,却频频光顾一爿由打工青年经营的“打工者书屋”。

 租一本书一个月只需2元,一年仅3元。从300元“启动资金”撑起的8平方米书屋到现今近200平方米的地下室,10多年来“打工者书屋”价格始终未变。用店主马辉的话说,“这是为了让和他一样的打工仔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1999年,20岁的马辉从河南老家只身来到陌生的乌鲁木齐市打工。当时的他渴望学习知识,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收工后到书店看书。但当他用带泥的手拿起书时,招来的是老板鄙夷的眼神。马辉回忆说:“其实每次去书店前都会洗手,但因为长期劳动,污垢浸入皮肤,怎么也洗不干净。”

 2001年,不愿遭受白眼的马辉凑了300多元钱从地摊上买回几百本旧书,开了一家自己的书屋,取名为“打工者书屋”。其间,他几乎跑遍乌鲁木齐市的废品收购站,只为“淘来”更多便宜的旧书。但低廉的价格常使书屋入不敷出。为维持生计,马辉开始做各种“兼职”。如今,在乌鲁木齐河南东路的一间地下室里,一排排的书架上摆满武侠、文学、科普等各类书籍。而马辉也通过卖手机卡,学习手机、电脑维修技术,让书屋逐渐有了经济保障。

 10多年过去了,已而立之年的马辉却还在“打光棍”,这让渴望享受天伦的老母亲很是不满。以前的女友劝马辉开个餐厅或小超市,但他不听,仍坚持经营书屋,最终女友失望离去。虽然没能得到女友的肯定,但马辉却赢得更多工友的支持。“我不愿看到自己的遭遇重演,大家的支持也是我坚持的动力。”马辉说,他愿意为众多爱读书学习的打工者提供这样的机会。

 相较于环境更好的图书馆、文化馆,农民工却愿意聚集到这间书屋里。对此,马辉认为真正维系书屋和农民工的是情感上的共鸣,打工者们将这里当成他们的“俱乐部”和精神家园。

 除了租书,“打工者书屋”还是免费“中介”。这也让书屋更有“人情味”。由于来往于书店的顾客中不时有人招工,有人找工作,马辉便做起牵线搭桥的“红娘”:将求职者的姓名、电话、意向和特长逐一登记,帮助联系工作。如今,投奔马辉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大家总说,这里联系到的工作知根知底放心。

 而为了让更多农民工受益,马辉还组织和帮助一部分农民工成立了10多家以“打工者”命名的书屋、话吧和小超市,并坚持低价面向农民工。

 说到未来,马辉充满自信地说:“将来我想和几个哥们儿合伙开一个农民工服务中心,专为农民工兄弟提供各种服务,从精神和行动中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