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国际反恐作出重大贡献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为国际反恐作出重大贡献
傅小强 • 2011-09-08 • 来源:北京周报 2011年第37期 9月15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重要威胁,自“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斗争成为21世纪头10年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对主要矛盾,并在国际安全议题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世界大国,10年来为国际反恐作出了重大贡献。

 

理论贡献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发展中大国,为国际反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敏锐地注意到恐怖主义这一当今世界的共同威胁,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在领导中国开展国际反恐斗争的实践中,在对世界形势的观察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反恐思想和观点。江泽民主席时期倡导的新安全观,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构成现实威胁,其产生既是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各种矛盾的综合产物,同时又有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刻背景,贫困、发展鸿沟、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中国提出的反恐模式是国际合作反恐,强调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等手段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而不单纯依靠武力,并在国际反恐中倡导对话和合作,标本兼治,重视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源和土壤。应该说,“9·11”后中国全力参与国际反恐,包括加强在反恐问题上的磋商,开展反恐情报交换,加强在冻结恐怖组织资产等金融方面合作,是新形势下通过相互合作维护共同安全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关于和平发展和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也同样适用于国际反恐。综观10年来中国的反恐政策,其基本点有四:一是强调不搞双重标准,主张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出发,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立场,坚决打击,而不能以区别对待。二是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主导作用,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应证据确凿,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不能任意扩大打击范围。三是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标本兼治。既考虑解决当前的问题,也着眼长远的根治方法。解决发展问题,缩小南北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应以更大的紧迫感重视发展问题。四是打击恐怖主义是和平与暴力的较量,不是民族、宗教或文明的冲突。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相联系。中国主张各种社会制度和文明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的反恐主张,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积极参与

10年来,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多层次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中国是开展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较早的国家,在1998年“上海五国”首脑第3次会晤中就提出了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主张。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从而在法律意义上揭开了六国联合反恐的新篇章。上海合作组织在“9·11”事件前最早旗帜鲜明提出《反恐公约》,具有非常重要的国际意义,不仅认定“三股势力”是国际公害,并且提出了联合打击的主张,“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仅由于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人种、民族、宗教及其他相似性质的原因而开脱罪责。”“9·11”事件后,中国与美、俄、巴基斯坦、印度等很多国家建立反恐对话和协调机制,定期举行反恐磋商和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其次,“东突”恐怖组织是国际恐怖势力的组成部分,中国打击“东突”,也为国际反恐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东突”恐怖组织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大量恐怖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不仅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也危及地区和国际的和平与发展。根据联合国有关反恐决议和中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国不断加强对“东突”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相继正式认定并对外公布“东突”恐怖组织和“东突”恐怖分子的名单,并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认可和支持。

再次,中国倡导加强区域反恐合作,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反恐交流与合作,并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地区反恐常设机构。中国政府与周边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威慑恐怖主义分子。从2003年8月,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举行了代号为“联合—2003”的反恐演习起,中国相继与吉尔吉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举行联合反恐演习,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努力。

第四,中国以国际安全和人类安全为重,不仅积极重视和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主导作用,也采取具体措施推动国际反恐进程。2001年10月,中国以东道主国家身份将反恐问题列入APEC会议议程,推动会议发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对美国当时正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是一个很大的道义支持,对国际长远的反恐斗争也具有理论意义。阿富汗反恐战争后,中国又同情和支持阿富汗重建,努力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在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的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强国内反恐工作,修改了有关惩处恐怖犯罪的法律,建立健全了反恐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了反恐专业力量,完善了各项反恐预案,强化了反恐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拉登被美国击毙和中东北非动乱后,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和国际反恐斗争已进入历史新阶段。一方面,“基地”组织势力受挫,作为恐怖实体发动类似“9·11”事件的能力大为下降,但“基地”组织的意识形态和感染力却不见衰退,各地区分支和关联势力群体性崛起,部分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另一方面,恐怖威胁呈现分散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增大,如何应对更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和协调。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仍在发酵,社会动荡加剧,欧洲极右翼活动加剧,“独狼式”个体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威胁增加,国际反恐已进入复杂的深水区。

综上所述,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仍是世界各国安全面临的重大课题,并且将更为复杂。目前,美国正在筹组新的“国际反恐论坛”,不管形式如何,只有以联合国为主导,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中国作为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世界大国,中华民族作为爱好和平的民族,愿意与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推动国际反恐事业的发展,为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和谐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