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俄罗斯开年不利!刚刚进入新年,正当全世界人们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气氛之时,1月24日莫斯科最大的多莫杰多沃机场却遭到人体炸弹袭击,造成至少35人死亡,130余人受伤的惨剧。这起血腥事件表明,俄境内的恐怖分子依然具备制造大型袭击的能力。随着2011年12月俄议会选举和2012年3月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恐怖分子必会在敏感时期再度寻机发动血腥攻击事件,这段时间将成为怖恐袭击高发危险期,俄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恐怖活动向俄中心地带渗透
自2009年4月16日俄宣布结束长达10年的车臣反恐行动状态以来,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形势明显恶化,重大恶性恐怖袭击事件急剧增多,且呈现向俄中央地区蔓延的趋势。据俄内务部副部长叶杰廖夫透露,2009年,北高加索地区的恐怖事件同比增长了19%,达到673件,造成300多人死亡,680多人受伤。进入2010年,仅年初到9月份,北高加索地区就发生了489起恐怖主义性质的犯罪,其中包括284起枪击、214次爆炸,另有58次与警方发生武装冲突。同时,恐怖袭击活动已突破北高地区,向莫斯科等地延伸:2009年11月27日晚,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涅瓦号”豪华特快列车被炸,造成至少25人死亡,其中包括俄联邦储备局局长叶夫斯特拉季科夫、国家公路公司董事长塔拉索夫等,另外有100余人受伤。30日,从俄罗斯秋明市开往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的“374”号客运列车行驶到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时路基被炸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3月29日清晨,两名来自北高地区的“女人弹”在莫斯科市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先后实施自杀式袭击,共造成38人死亡,近百人受伤。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又遭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可见,恐怖分子制造袭击的能力有所增强,莫斯科已成为全球遭受恐怖袭击最频繁的城市之一,再次凸显俄异常严峻的反恐形势。
近年来,俄当局对北高加索地区反恐形势的评估过于乐观,梅德韦杰夫总统还曾宣称北高地区恐怖主义主要策源地已经被粉碎,并提前宣布结束车臣地区10年的反恐战争状态,导致地区反恐力量被削弱,恐怖势力的活动明显反弹。接连不断的恶性恐怖袭击重创俄罗斯,使俄政府威信大打折扣,俄反恐能力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面对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梅德韦杰夫坦承,北高地区的安全局势依然“艰难”和“复杂”,并要求俄安全部队进一步加强反恐力度。与此同时,此次机场爆炸案距离莫斯科地铁爆炸不到一年,使部分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反恐能力产生怀疑,对政府的信任也有所动摇。早在去年莫斯科地铁爆炸后,俄罗斯《商业日报》就指责政府近年来不断给民众“唱摇篮曲”,让人们以为恐怖主义远在北高加索,但是现实却将“每日都安全”的幻象击得粉碎。
接下来,俄政府将如何摆平恐怖主义,将成为议会和总统大选前俄社会关注的焦点,反对党也可能向政府发难,俄当局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总之,俄当局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消灭车臣残余匪帮并根除恐怖活动并非易事,其反恐之路任重道远。
恐怖活动反弹的深层背景
近年,北高加索地区乃至莫斯科等地的恐怖袭击活动明显升级的原因在于:
车臣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动荡之源。俄历时10年消灭了车臣分裂武装的主力,努力推进战后重建,车臣人的生活有所改善,然而车臣人与俄罗斯人的心理距离却难以拉近。由于历史原因,车臣人怀有根深蒂固的反俄情绪,两次车臣战争又进一步加深俄车之间的民族恩怨。加之北高加索地区又是俄罗斯民族、宗教相互交织且最为复杂的地区,民众之间有着相同的外貌、文化和宗教背景以及紧密的社会关系。当地民众虽然希望稳定与和平,但同情分裂分子的也不乏其人。目前车臣共和国的局势虽暂时趋于平缓,但恐怖分子的活动范围已拓展至整个北高加索,特别是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地区,近期又向莫斯科等腹地蔓延。可以说,武力镇压虽然是打击恐怖分子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更无法有效地解决民族问题。因此,俄当局若想斩断“恐怖之手”,首先须彻底消除民族矛盾、化解心理隔阂,并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车臣、印古什和达吉斯坦共和国等所处的北高加索地区多年处于战乱状态,经济萧条,是俄罗斯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加之北高地区官员腐败、家族势力横行、民不聊生,经济危机又加剧这一趋势,从而为极端分裂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印古什、车臣和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失业率分达到50%、30%和20%。严重的官员腐败问题也使联邦政府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流入非法武装分子手中。为了推动地区重建,仅2009年俄政府拨款就达到260多亿卢布,但是当地许多官员中饱私囊,导致地区经济每况愈下,民众生活极其困苦,从而为恐怖分子提供了生存土壤。梅德韦杰夫总统指出,“如果北高加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卓有成效的话,情况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尖锐的程度”。可见,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极端分裂分子在北高地区仍有其生存土壤。
自2004年俄遭受别斯兰等重大恐怖袭击后,重拳打击车臣残余匪帮,使其溃不成军,已无力与俄军正面对抗,但以乌马罗夫等为首的残余匪帮却拒绝投降,而是转入车臣及北高山区或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暂时躲避俄军围剿并重新整合。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和再培训,极端分裂分子的能量明显上升,恐怖活动大幅反弹,让俄真切感受到“战争还在继续”。极端匪帮加大制造恐怖袭击事件,以此表明其仍有挑战俄当局的实力,将与俄抗争到底。据俄情报部门判断,目前在车臣深山中仍有400多名武装分子在活动,他们与俄当局展开游击战、恐怖战,令俄当局防不胜防。
俄社会安全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2011年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和2012年俄将先后迎来议会和总统选举,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世界杯也将接连到来,这期间将成为俄境内恐怖分子制造血腥袭击的高发期。乌马罗夫曾声称对莫斯科地铁爆炸负责,并叫嚣将继续对俄中心地带发动袭击。此次莫斯科机场爆炸后,乌马罗夫再度承认是他下达的袭击命令,强调说袭击意在北高加索地区建立独立的宗教国家。乌马罗夫威胁称,如果俄不放弃北高加索地区,2011年将是经历“血与泪”的一年,并声称已派人前往莫斯科执行“特殊任务”,如有必要将再召集50至60名自杀袭击者。可见,北高加索的恐怖分子不会轻易放弃自杀式袭击手段,特别是在大选年更会“大显身手”。因此,2011年对于俄来说将是发生恶性恐怖袭击的高发年。
尽管梅德韦杰夫和普京都誓言坚决消灭恐怖分子,表示要重新修改反恐法案,考虑对罪大恶极的恐怖分子恢复死刑,建立恐怖袭击三级预警机制等。然而,车臣极端分裂势力已经渗透到整个北高地区,并得到国际极端伊斯兰组织的支持,未来还会伺机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必将长期困扰俄政府,因此梅普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