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60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印关系60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 2010-03-26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快速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高层互访保持良好势头,而且富有成果。

2000年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把中印建交50周年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标志着1998年后一度中断的高层访问得以恢复。2002年1月中国总理朱镕基访印,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是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提出了今后中印两国建立新型关系的指导原则。双方确认这是一份推动中印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双方同意各自任命一位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印,两国总理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外媒体高度评价温总理对印度的访问,称之为“亚洲两个巨人的握手”。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了充实和加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双方还签署了十多项合作文件。政治关系的改善,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

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518亿美元(2000年为29. 1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但中印双方将共同努力,力争今年达到600亿美元的预期目标。

防务和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

中印军方高层互访,中印防务安全磋商机制,海军联合演习,陆军联合训练等等,表明两国在建立政治互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文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印时双方达成的协议,每年组织100人的青年代表团互访。此举有助于增强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让中印友好世代相传。

多边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随着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中印在多边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也日益加强。中印同属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上互相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除了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合作外,在近些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中俄印”三边合作,“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小多边”合作机制中,中印两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 对中印关系的评价

综上所述,纵观60年来的中印关系,其特点是从“曲折发展”到“螺旋上升”。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交)到上世纪末的50年里,中印关系走了一个“马鞍型”:50年代从热到冷,60年代降到谷底后,缓慢上升,9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并保持良好势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呈“螺旋型”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

当然,在看到中印关系的发展成绩显著、势头良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而且需要认真对待。

1、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印双方分歧很大,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自2003年以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进行过13轮会晤,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印边境总体上是和平安宁的。但近两年来,也曾发生一些引起争议的事情。例如,印度总统、总理、政府部长不止一次到中印边境争议地区“视察”,宣称印方拥有“主权”。印方还向中印争议地区增派军队,重新启用已关闭的空军基地,部署先进战机。印方的目的,是要强化对中印争议地区的“事实占领”和控制,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事关领土主权问题,中方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回应,重申中方一贯立场。实际上,印方所作所为只会增加中印谈判的困难,显然不利于边界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西方和印度的媒体,以及一些战略分析家大做文章,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中国入侵”,“2012年中国要攻打印度”等谣言,有时印度官方不得不出来表态澄清。关于边界问题,2008年1月中印两国总理签署的《共同展望》文件中说得很清楚,双方将继续坚定地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遗留分歧,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会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

2、西藏问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印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2003年印度政府明确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包括达赖在内的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参与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但是,印方对自己的承诺只做到了一部分,没有完全做到。达赖的“流亡政府”在印领土上长期存在,从来没有停止过企图分裂中国的活动。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不久前指出,达赖是中印关系中的“一根刺”。

3、经贸摩擦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多年来,印度对中国商品实行“反倾销”,对中国投资设限等经贸摩擦事件屡屡发生。其实,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打伤的不仅是别人,最终还有自己。中方向印方表示,希望通过加强两国政府、产业间沟通与交流化解贸易摩擦。

笔者认为,中印关系中确实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印度媒体和学界过分炒作的负面新闻和评论,并没有改变中印关系总体上保持上升的大趋势,没有发生以往那样的重大挫折和倒退大趋势。说明中印关系经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逐步变得成熟和稳定。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中印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报告提出中国须尽快将核安全法纳入立法程序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超2万亿同比增13.1%
国内首艘校船将起航定点摆渡36名学生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给微博提供持续发展渠道
央行负责人回应货币政策金融改革诸热点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新普京时代”拉开帷幕 稳定是“主旋律”
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儿童急性白血病等将可获地方专项救助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纪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2011年第8期
专题导航更多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龙年属龙
中国入世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