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首现今年“一号文件”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家庭农场首现今年“一号文件”
• 2013-02-28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新概念。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专家指出,发展家庭农场可以解决当前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有助于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小耕作难有大效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解释说,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旨在解决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存在的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我国长期历史形成一种家庭的小面积的耕作,这种小面积的耕作形不成大规模的种植效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小面积的小规模种粮经营方式不适应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走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实现的道路,就是种粮方面要实行大规模经营,使很少的人可以种很大面积的粮食。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过去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和家庭承包相比,家庭农场吸取了二者的优点。袁钢明分析说,家庭农场和过去的建设兵团农场不一样,以家庭为单位,和家庭承包也不一样,因为它有一种企业化或有独立核算的现代化经营体制。所以家庭农场结合了我国家庭承包的优越性和现代经营体制的优越性,集合两种优越性来实现规模经营。

经营好家庭农场,可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袁钢明说,农场把土地集中起来后,一般向有种植经验的有能力的农户集中,土地集中规模以后效益就更高,土地规模就更大,使用的人力配置也更加合理有效,所以既能够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而且劳动力的报酬也能实现增长。

据报道,上海松江几年前就推出了“家庭农场”,一户农民两个劳动力组成的家庭农场,能承包100亩水稻田,一年纯收入达5万元左右。另据报道,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承包了1.5万亩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帮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据悉,目前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规模经营并非越大越好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提高经营效益,但经营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作为农业的基本经营主体,在一定的投入水平、技术水平、生产条件下,农户的经营规模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经营规模超自身经营能力后,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都可能下降。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1.98亿户,其中纯农户1.67亿户。如果都大规模经营,其余农户转到哪儿去?我们一方面主张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扶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起来不经济的问题,而不是换一个经营主体。

业内人士提醒,建设“家庭农场”还要解决好劳动力和土地流转问题。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家庭农场首现今年“一号文件”
两会临近民生议题持续升温 网友吐露心声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外媒称习近平连续展示推进司法独立决心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首次靠泊新建成的航母军港
2013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罕见由部级官员授课
中俄确认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
奥巴马敦促埃及总统建立政治共识
缅甸总统出访欧洲多国抵达首站挪威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养老金之困
外国人眼里的科学发展观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中国与美欧日的稀土“博弈”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