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资仍具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这一事实足以说明外资对中国的青睐有增无减。
10月19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1至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都是同比下降,但在一些领域,中国吸引外资却出现了大幅增加,比如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6.7%、建筑业同比增长27.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32.8%。与以往使用外资主要增长在制造业有所不同,这些行业将是今后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的主要行业。
外资仍然选择投资于中国的东部地区,1至9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702.2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84.2%,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9.9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8.4%。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2.2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7.4%。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美联储第三轮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将可能导致新一轮短期资本向中国市场流入。
张茉楠说,在美国国内债券收益率走低、股市提前透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利好、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等形势下,未来大部分货币资金受利益驱动,可能流向投资收益较高的大宗商品市场及新兴市场国家,短期资本新一轮回流中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强,现在国内经济学者们又开始担忧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压力了。
张茉楠认为,目前中国相关部门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区分流动到中国的资本到底是短期的投机资本,还是长期的产业资本?同时流出去的是投机资本还是产业资本?
但是,张茉楠同时又指出,从长期看,中国必须要警惕资本的外逃,因为资本长期大规模净流入的局面正在面临拐点,长期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流入中国的速度将会放缓。
目前,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开启一场旷日持久的“去杠杆化”(指减少依赖金融发展经济)进程,这会导致海外资本持续回流这些国家。
此外,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总需求不断萎缩,中国出口部门超高速增长的黄金窗口已经过去,将大量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效率开始下降,加上中国目前正在走一条要素价值重估的调整之路,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必然压缩FDI的利润空间,一些资本会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这些都将造成中国资本外逃。
“如何能够再次吸引资本?要靠快速提高的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快速成长的市场容量,靠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项目和更加公平的投资环境来造就经济的新优势。”张茉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