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涨的势头终于缓和了下来,中国房地场市场不再向上飞奔,但这并没有让中国高层决策者们松口气。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由于此次会议是讨论即将提请3月初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因此温家宝对于房地产的表述,也揭示了中国政府2012年的房地产政策取向:调控仍将持续从严从紧,一定时间内不会松动。
去年调控显效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中国的房地产正是一片火热的时候,房价上涨很快,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2010年4月中国政府启动了以限制投机性购房、限制房地产贷款和加快保证性住房建设为主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
这一政策终于显现出了效果。央行1月30日发布的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 房地产贷款增速总体回落,2011年12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和证券化的房地产贷款)余额1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回落13.5个百分点。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量占比有所提高。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3499亿元,全年累计增加1751亿元,占同期房产开发贷款增量的50.1%,比年初水平提高31.7个百分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2月1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今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9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8%,住宅平均价格连续第五个月环比下跌。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回落以及房价出现微跌,是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好处。
调控政策给一些房地产企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一些房地产企业关门了。北京市住建委的一份文件称,去年末北京东方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申请延续或工商营业执照已注销,住建委已注销了这些企业的开发资质,这意味着这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在存在。
从目前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关门在2012年将持续甚至加剧。目前北京市房地产资质有效期内的企业大数是3000家左右,来自北京市国土部门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北京市每年公开出让的经营性土地的平均供应规模不足200宗,而且今后经营性土地供应规模越来越难以超过200宗。假如以5年时间来计算,即有1000家房企可以获得土地,这就意味着过5年后有将近2000家房企无法获得新的土地,他们的出路或许就是关门。
房企关门并不只是出现在北京,武汉市房管局去年四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武汉共有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 1375家,相比2010年同期,房企数量减少了200余家。
鄂永健表示,房企关门的背后是中国楼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楼市暴利色彩正在逐渐褪色。
今年调控政策将持续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进行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工程的建设,准备到今年6月底前北京、上海、杭州等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与住建部联网。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40个不同城市的房产将得以“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
这意味着炒房者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教授在其博客中表示,随着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监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商品房规划建设、市场供应及销售成交等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统计,以便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
除了这一措施,住建部还在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的新开工目标定为700万套,虽然低于去年的1000万套,但今年的实际施工面积将高于去年。
此外房产税可能会在投资比重较大的城市推开,或将在40个房地产信息即将联网的城市全面开征。去年1月28日,重庆和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开始征收房产税。一年来,房产税的政策效应在重庆已开始逐步显现,对抑制高端住房消费和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起到了明显作用。高档商品住房消费得到遏制,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得以优化,居民住房消费观念开始转变。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今年的调控延续去年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基调是没有变的,至于延续多久,则要视宏观经济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运行状况而定。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今年中国将在总结去年调控经验、巩固调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结构。
公益财经评论人吴其伦认为,今年房地产调控最应该强化的是政府的责任。他说,房地产调控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果,不仅源于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得到位,更源于地方政府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执行。“但最近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还在调控措施上试探中央决心,不断有关于一些城市放松限购的消息传出。”吴说,“故此,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必将加大力度督促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力度坚决杜绝地方政府任何救市行为。”
吴认为,今年应该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责任,出台针对房地产领域的最强调控问责制,对于没能完成房地产调控目标的地区,其最高行政长官及房地产主管领导或将受到降职或更严处分。
走势预测
“今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增速快速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或与去年的情况相似,总体偏紧。”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主席朱大鸣说。
朱大鸣表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紧张依然会持续下去的原因是,当前房价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在新增信贷无力的情况下,靠购买力来推动市场的大反转,至少在上半年不现实。
朱大鸣说,虽然房地产贷款增速总体回落,但预计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量占比还将提高,且增速会上升。保障性住房投资的上升,将给商品房开发开来压力,带动房价合理回归。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今年商品房价格将转而进入下行通道,预计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3%左右。
摩根大通发布的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2年房价在全国范围内将平均下跌5%至10%,其中部分一线城市房价跌幅可能达到15%至20%。摩根大通在展望报告中警示,“房地产市场调整是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的国内风险”。但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出现楼市崩盘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受到抑制,市场受到冻结和分流,销售遇冷,库存上升;另一方面是融资成本、拿地成本等提高,房企资金压力巨大,现金为王渐成共识。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逼迫下,房地产企业的2012年将依然处于“寒冬”中。
对房价下跌最担心的还有银行业,央行去年11月底举行了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的会议,重点讨论了央行统计调查统计司撰写的一份报告,认为随着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及贷款增速双双回落,房价拐点已初现端倪。央行报告表示,部分参与讨论的商业银行代表认为,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带来的冲击,但央行更加关心的是,房价下跌20%后,是否会诱发恐慌性抛售,以及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