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谨: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吕 翎 · 时间: 2008-08-06 ·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瑾致辞(王祥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条约签订30年来,中日两国相互借鉴,共同合作,跨过低谷、走过浅滩,实现了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广泛的共同利益。

跨入21世纪后,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日关系一度陷入低谷。然而,严寒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中日两国领导人用频繁的互访一点点敲碎了坚冰,迎来了暖春。经历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以及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后,胡锦涛主席在今年5月对日本进行了“暖春之旅”的国事访问。这是时隔10年中国国家元首再次踏上日本领土,这次访问的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暖春之旅开拓了战略互惠的新局面。两国首脑会谈后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第一次出现了“双方确认,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条文。双方还确认在五大领域构筑对话与合作框架,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

暖春之旅彰显了大国责任。作为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两国的友好有利于世界和平,两国的合作有利于全球经济。谋求两国共同的福祉,为解决全球性课题而努力,这是一种责任,是对两国的责任,更是对世界的责任。

暖春之旅还展露了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一道绕不过的坎。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记住历史不等于延续仇恨”,胡锦涛主席向日本人民传递了“和平”的信息,突出了两国和平友好交往的主旋律。

如今,中日关系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全面的战略互惠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作为亚太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日两国的通力合作,必将促进东亚乃至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亚洲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中日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