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入侵非洲?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文化入侵非洲?
• 2012-05-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通过孔子学院等一系列的机构与活动来在非洲推广中国文化,在取得成功与赞誉的同时也被少数西方人指为“文化入侵”。对于这种观点,中国人和非洲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看法。

 

Conde Sekou, 几内亚人,现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

从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起,欧洲人开始通过殖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方文化。而现在,即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致力于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的国际组织里,美国与欧洲仍然扮演着主要角色。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都在庆祝圣诞节,中国人都穿牛仔裤,西方国家的软实力的影响无法忽视。

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并仍旧在不断发展。它有权利让世界去了解它的文化,任何国家在这个阶段都会做同样的决定。但是作为竞争对手,西方国家不会喜欢中国这样做。自殖民时期以来,西方始终把非洲视为自己的后院,希望非洲的一切都能按照西方的方式发展。所以对中国广泛建立孔子学院这样的行为不会持积极态度。但我不觉得非洲人也这样看。

非洲人不觉得孔子学院这样的机构是一种对非洲文化的威胁。中国来到非洲不是为了强制灌输他们的文化,而是为了让非洲人能够了解中华文明。通过这些文化交流机构,中国学者可以和非洲学者进行交流,产生比较。而比较会带来关于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认识和减少误解。

 

Vallai M. Dorley, ,利比里亚人,公共关系博士生,现在北京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我认为,中国所做的并不是要向非洲强加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并没有干预他国内政。他们的文化传播是为了向非洲人介绍他们自己,打破一些非洲人对于中国仅仅是“共产主义”、“马列主义”等标签式的片面认识。

而且我并不觉得中国文化的传播会影响非洲本土文化。在过去的两百年里,西方文化在非洲盛行,但是非洲人仍然保存着他们自己的文化。我来自利比里亚,这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我们仍然保有我们的文化、宗教信仰、以及部落的一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到来不会改变这些。但是他们会给非洲人带来一种新的视角,在误解之外来解读中国和看待自己的文化。

 

Ezemaduka Anastasia Ngozi, 尼日利亚人,北京大学非洲学生联谊会主席

我不觉得人们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有什么错误。对我来说,如果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有着更多的了解,那么我就可以在中国的生活中避免很多误解和尴尬。我想人们现在为了不同的目的涌进中国,为了学习或者做生意。语言学习对于这两者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孔子学院这样的机构可以在非洲帮助他们学习中文,这是很好的事情。

每个非洲孩子都梦想着成为律师或者医生,我自己在上学之前也从来不认为外语是一种值得在学校花大力气学习的东西。但是来到中国以后,我发现语言是如此重要。掌握外语可以比给我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甚至比医生、律师的机会更多。而语言之外,中国文化里面也有许多很好的技术手艺,这些都很有前途,值得学习。只要中国人将他们好的东西传授给非洲人,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文化入侵。

 

喻佑斌,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文化入侵是殖民主义的逻辑,这个词在使用时就预设了不友好,入侵是强加的,但是以孔子学院为例的文化交流是一种双方自觉自愿的交流。我们只是希望在经济交流之前,让非洲人多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将来在做生意的时候少一些误会,多一些了解。

孔子学院的模式是在双方大学对等交流的基础上,给有学习需求的人提供一个方便的学习条件和平台。我们提供人力物力去非洲教中文满足当地的需要,这和去修路没有区别。孔子学院强调的是和当地大学合作,而非完全属于中国。而且是非盈利的,对方大学和我们的大学都不能从孔子学院盈利。我们唯一的收益是,增加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增多了交流的机会。

在非洲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课题去研究当地的社会文化。我们要求老师和志愿者到了教学点以后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等。

 

许琳,国家汉办主任

中华文化如果不走出去,就像一条静止的河流,我们的文化无法走出去,外国的文化也流不进来。我们走出去走到一百多个国家,这一百多个国家的文化肯定要通过我们老师的信息流入中国,这样对于我们的文化也是一个改革,是一种更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更好更大了。

中国最早只是有孔子的和谐思想,而后来也接受了德国的马克思等哲学思想。我们的文化去影响他国,只是为了让他人认清我们的文化,并无其它意思。中华文化的优点是非常包容,任何一种文化都能看到其优点。

有的国家猜疑中国有一定的目的,但是回首历史,中国人做过什么?没有侵略过别人,中国的文化不是一个攻击占有、侵略别人的文化,我们只是希望别的国家来了解我们,不要把我们想的太高,也不要把我们想的太低。

 

黄立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在校园里我看到很多非洲人都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们怀有感激之情,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声音试图用“文化入侵”的说法来诋毁中国在非洲人心目中的形象。志愿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用来反驳这种谣言的最有利证据。

2002年起,中国前后派出360名职员者到非洲去进行文化传播,这个人数不算庞大,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所在的研究小组在非洲针对中国志愿者做了调查,调查显示,非洲的官方和民众都对中国志愿者的工作赞誉有加,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志愿者来到非洲。马拉维驻华大使曾经指出志愿者对加强双边关系做出了贡献,一位受访的非洲人也曾经表示,非洲人看到了中国人真挚的友情。我相信中国的一句老话,谣言止于智者。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北京汽油标号月底调整与国际接轨
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流域水质将明显改善
四部委要求城镇饮用水源地三年内全达标
中方要求朝方确保中国被抓扣船员安全
中荷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
约旦和巴勒斯坦领导人讨论中东和平进程
美日韩将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举行三方会谈
乌克兰重申与欧盟一体化是乌外交优先方向
国务院:今年将重点推进征地拆迁等信息公开
国办: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要细化解释说明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