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纪委四次全会25日召开 或讨论设立顶层反腐机构
• 2014-10-24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综述

历次中纪委全会公报折射出反腐思路变化

“整合反腐力量可考虑设领导小组”

专家表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是我国反腐思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要全面推进依法反腐、依法惩贪。

 

用法治思维反腐是反腐思路重大突破

2005年之前的中纪委各次全会,对反腐思路的表述通常是“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2000年举行的十五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公报提出“只要全党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就一定能够把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遏制住,进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2005年至十八大之前的各次中纪委全会,反腐思路基本都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主。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提出的反腐思路也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强调“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2年1月11日发布的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公报,反腐思路与六次全会基本相同。

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目标,“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随后于2013年1月22日发布的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会议公报,再次重申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此基础上,这次全会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就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中纪委特约监察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等受访专家认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是我国反腐思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要全面推进依法反腐、依法惩贪”。

 

四次全会或涉杜绝“红包”等话题

上述受访专家们认为,四中全会是首个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全会。紧随其后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应该会对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思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下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反腐,作出探讨。讨论如何实现“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怎样全面推进依法反腐、依法惩贪等议题。

四中全会公报还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受访专家们认为,按照上述要求,中纪委四次全会应该还会涉及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党纪和国法怎样更好地衔接,杜绝出现‘红包’、‘吃空饷’等反腐的‘法外之地’”。

一位接近中纪委的学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前不断有人呼吁整合分散在纪检系统、检察机关、预防腐败局等机构的反腐力量,设立国家层面的反腐总局,“据了解,对于整合各方面的反腐力量,高层已有考虑,但未必会设立国家反腐总局这样的具体机构,也许会考虑成立一个统筹各方面反腐力量的顶层反腐机构,比如领导小组”。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油价大跌引发各国经济利益大洗牌
俄乌未达成天然气输送协议 欧洲担心受波及
加拿大国会枪击嫌犯身份曝光
张高丽:中国的发展与亚太的发展不可分割
央行放水新常态:宁愿挤牙膏也不猛开闸
中日韩网络安全事务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京举行
十八大后超18万人落马 房产界成反腐重灾区
习近平: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夯实中法关系基础
全国砍掉13万协调机构 陕曾设推广足疗小组
国际社会瞩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微画册更多
轨迹
本期我们选择的照片,汇聚成一条轨迹,这些记录标志性历史事件和足以点亮历史之现实细节的影像跨越了几十年,勾勒出了中国瞬息万变的生动轮廓和中国老百姓始终未变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内质。
专题导航更多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10月9日至17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李克强还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纪念日。65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
亚欧新闻媒体论坛
对口援藏二十年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