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普照”:让藏区人民拥有一张自己的相片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格桑普照”:让藏区人民拥有一张自己的相片
实习记者 彭大伟 • 2011-05-3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2011年5月24日,志愿者为藏族小男孩阿布拍摄照片。(图片来源: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

西宁市尖扎县嘎家村拍摄完个人肖像的藏胞争先在志愿者的数码相机上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肖像照”。(图片来源: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

西宁市尖扎县嘎家村尖扎滩福和技校的同学在照完个人肖像后合影。(图片来源: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

2011年5月24日晚上六点,青海尖扎草原大风渐起,地上的草丛中冒着湿气。天色已暗,幽暗的草原突然亮起来一块,亮光的中央有一位藏族小男孩正开心地摆着不同的姿势。小男孩名叫阿布,来自尖扎县的游牧藏民家庭的他,即将拥有人生中第一张照片。在他的身边,布置着全套现代化的高科技摄影器材,几位志愿者正忙着给他拍照。这些志愿者来自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格桑普照”项目组。

“格桑普照”是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为偏远贫困藏区同胞拍摄照片的一个项目。“为贫困藏区同胞送照片的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基金会在今年将其正式定名为“格桑普照”。据介绍,“格桑”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在藏民心目中,格桑花是生长在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却最普通的一种野花,格桑花寄托了藏族同胞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普”寓意广泛、平凡两层意思,希望在藏区的每一个至今还没有照片的同胞能拥有一张自己的相片;“照”字紧扣照相、照片的活动主题,同时也寓意活动像高原上灿烂的阳光,把关爱传递给藏族同胞,温暖他们的心。

该项目负责人何斌和团队的五位志愿者于2011年5月23日来到青海省西宁市尖扎县周边的嘎家一村和嘎家二村,开始今年新一轮的扶助工作。何斌说,此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给贫困地区的藏胞免费拍照片,数码相机成像后,当场用彩色喷墨打印机及专业相纸打印,并配上相框,送到藏族同胞手上。“对于老人及行动不便的藏胞,我们还提供了上门服务。”何斌说。

谈及项目发起的初衷,何斌表示,在一次进藏考察时,他偶然发现青海藏区的人们对于数码相机——这种内地人司空见惯的物品非常陌生。由于这一区域海拔高,藏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这里的很多人甚至终其一生没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相片。“于是我想到了为他们提供摄影,这样他们可以用照片来纪念亲人和记录美好的时光。”何斌说。

 

创新扶助形式

今年恰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及众多民间慈善团体的共同努力下,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改善明显。“‘格桑普照’项目就是在藏文化慈善基金在物质慈善扶助的基础上,对精神慈善扶助模式的一次创新和尝试。”何斌表示,他们希望在物质上扶助贫困地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扶助藏区同胞精神生活的需求,“小小的一张照片可以珍藏一生,给拥有者带来无限的精神慰藉。”

活动很快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认可和积极响应。5月26日,由于团队打印机故障送修导致工作停滞,他们临时决定增加了赴敬老院和福利院为五保户老人和孤儿们拍照的活动,“我们的志愿者在2、3个小时里拍了400多张照片。”何斌激动地说。在孤儿院的活动令他印象深刻,他说:“那些孤儿中有不少来自玉树灾区,天灾给他们留下了迷茫和惶惑的眼神。但在给他们拍照时,他们完全把阴霾跑到了脑后,在照相用的架子上跳来跳去,特别享受拍照的过程。”

“本来以为物质生活过得好就行了。可来了这里才明白精神上得到满足比物质更充实,也更重要。”志愿者贡吉说。贡吉是一位藏族女孩,来自西藏的她目前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当贡吉得知参加这个项目可以为藏族同胞实现心愿时,爱好摄影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当记者拨通贡吉电话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而她和其他的志愿者还在热火朝天地制作着第二天要送给藏胞的照片,“看到老人和孩子们拿到照片欢呼雀跃的样子,我们每晚加班加点到深夜也高兴。” 贡吉说。

而此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旅程对于第一次来到青藏高原的志愿者杨帆来说,感觉“收获和惊喜比来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 杨帆现供职于北京某IT外企,尽管来到藏区面临语言障碍,但他说: “和孤儿院的藏族孩子在一起时,两人用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和眼神就能很好地交流,这完全是内心的交流,最有亲和力的往往是你和孩子的会心一笑。”

面对贫困地区物质生活条件的匮乏,人们可以通过慈善捐款捐物等方式直接给予帮助,但贫困地区同胞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样重要。“事实上,如果精神生活得到充分的满足,人们甚至可以克服短暂的物质匮乏,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灵家园。”贡吉这样描述藏族同胞对精神生活的渴望。

2011年“格桑普照”项目计划分五期深入到偏远贫困藏区,为更多的藏胞送照片,为他们带去温暖。为更好地传播这次活动,收获更多热心公益者的支持,藏文化慈善基金还专门建立了相关的微博。

今日要闻更多
北京人口将展开新论证 专家称承载空间还很大
世界力学家大会明年在北京举办 首次给力中国
中国亚洲外交“中盘走好” 大事不断亮点频现
美国总统表示全力帮助乔普林龙卷风灾区重建
北约加大对利比亚打击力度 非盟再就停火斡旋
英拟向利比亚投重型炸弹 令卡扎菲疲于奔命
北京12年86万人戒烟 吸烟率低于纽约伦敦
国开行董事长陈元当选中国银行业协会新任会长
交通十二五规划:一般灾害24小时内抢通公路
中宣部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 两位发言人亮相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1年第5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2010年第12期
2010年第11期
2010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汶川地震三年后,本网记者走访了当年的一些重灾区,再次见证了三年来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废墟已经被崭新的道路和建筑取代,生活的希望和信心重新燃起,微笑又回到了人们的脸上。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中巴建交60周年
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2011年两会专题报道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
深圳车辆保险 | TV WALL MOUNT BRACKETS | 墨攻 | cheap glasses | 3366小游戏 | 巴黎商城 | 北京二手房 | TV WALL MOUNT BRACKET | TV BRACKETS WALL MOUNT | CHEAP HDMI CABLES | TV WALL BRACKETS | HDMI CABLE | TV WALL MOUNT | HDMI CABLES | VESA WALL MOUNT | WALL BRACKETS FOR LCD TV | LCD WALL BRACKETS | LCD TV BRACKETS | TV MOUNT | TV MOUNTS | TV BRACKET WALL MOUNT | CHEAP TV BRACKETS | TELEVISION BRACKETS | wedding dresses | TV WALL MOUNTS | HDMI CABLE | TV WALL BRACKETS | TV WALL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TV WALL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北京癫痫病医院 | Wholesale Clothing | 小说阅读网 | 酒店预订 | 李维斯 | china wholes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