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中国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新伙伴关系让中欧走得更近
本刊评论员 兰辛珍 • 2014-10-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09日至18日,李克强总理应邀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进行了访问,并出席了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等相关活动这是李克强总理年内第二次访欧,纵观整个访问行程及内容,这次访问除签署了系列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了中欧务实合作关系之外,最大的亮点是启动了中欧创新伙伴关系这一新模式的实践工作。

中欧创新伙伴关系不仅包括传统的经济贸易领域,更包括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在今年 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决定把“创新伙伴关系”作为双边关系主题,并确定2015年为中德“创新伙伴年”,李克强此次访问将中德创新合作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创新伙伴关系进入全面落实的阶段。

创新伙伴关系是中欧关系的深化,是不同制度间相互融合、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初期成果显现。中德关系是中欧创新伙伴关系的试验田。中德双方政治互信程度高、经贸往来密切,为创新伙伴关系的开启奠定了基础。德国总理默克尔已 7次访华,创现任各国领导人访华次数之最,而且德国是目前唯一个与中国建立“内阁联席会议”机制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提出与中国进行“工业 4.0合作”的西方国家。

从李总理是次访欧行程来看,对“创新”之重视不仅体现在中德关系上,还同时体现在中俄与中意关系上。俄罗斯是李克强此次访欧的第二站,期间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开放式创新”国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而访意期间,中意共同举办“创新周”大会,两国总理出席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安排表明,“创新”是李克强此次欧洲行的核心内容。

发展创新伙伴关系,对中欧来说,既是双方深化务实合作关系的客观要求,又是难得机遇。

首先,当前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就业的共同任务。对中国来说,中国经济已持续快速发展了 30多年,目前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期,中国政府采取了用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源的方式,希望依靠改革创新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这一时期,欧洲的经济发展经验很值得借鉴。对欧洲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完全过去,欧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市场,而中国正好能满足这需求。

其次,中欧目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核心伙伴,双方正在形成不断放大的战略交集。中欧在防止冲突、管控危机等国际事务中共同努力,在伊朗、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成效积极。

第三,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两端连接在了一起,双方均表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意愿并付诸了实际行动。未来中欧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这三大内外因素表明,双方发展创新伙伴关系的时机正好。如何能够让中欧创新伙伴关系平稳、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李克强此次访欧与默克尔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是最好的模板。

中欧精诚相交,那么中欧创新伙伴关系将会和亚欧大陆一样紧密。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是国家治理法治化
习近平:愿同韩国共享发展机遇 共同应对挑战
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李克强会见意大利总统:将鼓励中企赴意投资
李克强抵达罗马对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
加泰罗尼亚政府取消独立公投 将宣布替代方案
俄总统普京取消访日计划 日本前首相表示遗憾
蒙古国总统:在蒙古永远不会出现美军基地
国平:港版颜色革命注定要失败
中央反腐对四类干部越查越严
微画册更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再开放”的新阶段。
专题导航更多

李克强访问欧洲四国

10月9日至17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李克强还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纪念日。65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
亚欧新闻媒体论坛
对口援藏二十年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