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中美应从“师生”变为“同学”
• 2007-02-13 • 本刊记者 闫威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的大门就此打开。35年后的今天,正当人们对异常成功的中美关系赞叹不已的时候,一些专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指出,目前中美之间的合作同35年前相比,是更困难了而不是更容易,两国之间的摩擦、矛盾在增多而不是在减少。

他认为,今天中美两国寻求合作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两国没有了一个共同的重大战略威胁。而35年前,这一威胁来自苏联。

尽管如此,两国对共同利益的寻求并未受到影响。阎学通认为,合作是建立在矛盾基础上的,没有矛盾就没有合作。中美在矛盾中不断寻找共同利益,这正是《上海公报》的一个基本精神。

在这一历史性文件发表35周年之际,阎学通接受了《北京周报》的专访,在阐述公报深远意义的同时,他强调,中美之间的合作,多是一种“消极的合作,”这种独特的双边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

 

合作继续

阎学通说,《上海公报》改变了中美关系的性质,使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成为合作者,这是公报最根本的意义。有了《上海公报》以后,中美关系虽然时好时坏,有过各种各样的起伏,由公报所决定的合作关系基本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所以,公报给35年来的中美关系确定了方向。

然而,公报是在中美两国存在巨大分歧的历史条件下发表的。阎学通指出,公报相当多的内容说的是中美之间有什么分歧,对今天的一个指导意义就在于,使得中美双方在分歧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仍愿意合作。中美之间的合作并不完全是积极合作,有很多是消极的合作,即在分歧、摩擦甚至对抗基础上进行的合作。

以去年建立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机制为例,阎学通认为,这个机制的建立,不是说明中美合作在加强,而是说明中美之间的矛盾在增加,中美之间更严重的矛盾可能即将到来。正因如此,两国才通过对话,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阎学通说:“同35年前的做法一样,中美承认双方之间的矛盾是严重的,并想办法管理这些矛盾,避免这些矛盾促使中美关系发生战略性的、本质性的变化。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同35年前的《上海公报》的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都反映了中美合作是以两国之间的摩擦、对抗为基础的。”

关于中美关系的世界意义,阎学通谈了三个方面。从安全上看,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强大的两个国家,只要中美之间不发生全面战争,世界其他大国之间就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只要大国之间没有战争,就没有世界大战的危险。所以只要中美不爆发战争,就不会爆发世界大战。中美在安全上的合作,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

1   2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