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国进民退”现象的证伪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经济- 经济瞭望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胡鞍钢:“国进民退”现象的证伪
• 2012-05-11 •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三、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过去60多年中国在如何处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经历了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公私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通过第一次对官僚资本国有化,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进入了共同发展的“黄金时期”,1952年3月毛泽东还首肯了“私人资本在新中国建设上是有贡献的”;“不能让资本家光是图私人的利,必须兼顾国家的利、工人的利。”[9]但是好景不长,毛泽东发动了国家工业化,排斥了私人工业化,又发动了第二次国有化,对私人资本公私合营,后来基本上消灭了私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政策经历了从“红灯”到“黄灯”在到“绿灯”,民营企业进入了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黄金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相互联系、相互外溢、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我称之为“两条腿走路”。这就比一条腿走路(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走得稳,走得协调,也走得快。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后,私营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非国有经济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事实也是如此:截至2011 年上半年,全国实有企业1191.16 万户(含分支机构,下同),实有注册资本(金)66.16 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903.49万户,占总数比重的75.8%,注册资本(金)22.85 万亿元, 占总量比重34.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更像是精锐的野战军,属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2000强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像是地方部队,更多的是创造就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企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各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力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由于他们各自的外溢性形成了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会迅速进入世界500强。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今年或明年中国有可能制造业会超过美国,打破美国自1890年以来称霸世界工业的历史,也进一步说明中国为什么可以在轻工业方面占世界总量比重的1/3以上。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成功,就意味着全面的经营成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前列”的目标。[12]2010年,按照汇率法现价计算,中国消费总额为2.7万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根据我们的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总额将达到7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2020年消费总额将达到14.5万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有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总额为美国的1.15倍。[13]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最大的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消费市场、最大的成套设备消费市场。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将由“中国出口”转向“中国购买”。这对于各类企业而言,是最大的福音、也是最大的机遇。  

  

四、“两条腿”走路是中国成功之道  

国有企业经过60年的发展,经历了总数大幅度下降的发展历程。尽管国有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户数的比例仍然较低,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已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不是简单地与民营竞争,更重要的是和国际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竞争。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也不是单纯地讨论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  

2011年中国大陆有61家世界500强企业,而后发展速度会更快,其中不仅是国有企业,而且也有私营企业,不仅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企业。形象地讲,中国企业面对的形势是是“美(国)退中(国)进”,美国在世界500强企业,已经从1975年的241家下降至2011年133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国也进、民也进,而非一方进、一方退。  

国有经济从“大而全”向“强而精”发展,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做强、做精,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资源发展战略产业的优势,通过在不同行业的产业链中与非国有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看,只有烟草制品业(9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9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7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9%)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超过50%,这些行业要么是自然资源类产业等上游产业,要么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行业,在这些行业里,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保持较高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的产品价格和健康的市场秩序。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行业都有明晰、严格的准入政策,不但国有企业可以进入,私营企业也可以进入,但前提是遵守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在其他绝大多数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不占主导地位。  

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齐头并进,竞争力同步提高,中国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1995年中国才有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大陆只有2家,均为国有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500强企业数迅猛增加,2011年已经达到了69家,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其中,大陆为61家,不仅有一大批中央企业,而且有一批地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香港和台湾分别为4家和8家,他们都在中国大陆投资经营,取得了非常成功的业绩。今后,国家将采取重大措施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世界2000强。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仅大陆就会达到120家以上,其中民营企业将达到20-30家,如果再加上香港和台湾,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到2030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将超过美国的高峰值,与中国经济总量、贸易总量、投资总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大体相当,届时民营企业有望达到40-50家。  

  

五、结论:中国赶超美国的东方巨人的“两条腿”  

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既要发展国有企业,也要发展私营企业,使两条腿都很强壮,使两类企业都能健康成长,并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齐头并进,共进多少的问题。对于“国进民退”这一伪命题的讨论毫无意义,只会是“庸人自扰”。  

事实上,从过去几十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数看,一个真命题是“中(国)进美(国)退”,显示了中国的“国(有)民(营)共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实现集体崛起,合作崛起,也包括竞争崛起,在世界500强,乃至2000强的榜单上都会赶上美国,超过美国。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来源于中国企业的制造,无论他们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如同东方巨人的“两条腿”,就是比那些一条腿走路的西方发达国家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协调,2012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最大贸易体,即使是按汇率法计算不晚于2020年之前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本文章摘自《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4月份经济数据今日公布CPI或回落
中国重申支持安理会三委员会工作
中西医药文化与人类健康对话在意大利举行
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出菲律宾旅游安全提示
中俄重申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
法公布计票结果正式宣布奥朗德当选总统
日媒称金正恩指示应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科技
普京就客机失事向印尼哀悼责成俄方调查原因
湄公河惨案主犯糯康被捕过程披露
湄公河案主犯曾做遥控炸弹报复四国巡逻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