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进“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
• 2012-04-12 • 来源:《人民中国》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随着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拓展,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成为中国企业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丰田的“精益管理”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中远集团也在积极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

三、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业务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日本各界对中国企业在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中远集团同川崎汽船长期保持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在2009年,全球班轮业处于低谷时,中远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海运年会上宣布“班轮减速”计划,以实现消化市场过剩运力,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该倡议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川崎汽船的响应。长期以来,中远与日本的船公司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合作。

中远集团在日本也有子公司,目前,中远日本公司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帮助和支持,日本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令我们深深折服。

:谢谢魏委员通过中远集团与日方合作的案例,以及亲身的感受,反映出中日经贸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实惠与利益。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中日经贸合作领域将会有哪些新的内容,值得我们期待?

: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也是中日两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日本也将绿色循环经济作为灾区重建和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内容,两国发展战略存在契合点。日本在这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中国有广阔的市场。

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4.5万亿人民币。中国旺盛的绿色需求将为中日开展相关领域合作提供巨大商机。双方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双方要利用好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绿色博览会等平台,同时要积极打造大的合作项目,在这方面要有一些大手笔。

近两年来,唐山曹妃甸中日生态工业园和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园这两个项目引起两国关注。我还专程陪同日本经团联的两任会长御手洗先生和米仓先生前往曹妃甸考察,深感当地条件优越,前景广阔。说到日本企业,最近一位日本友人向我谈起,日本企业正在广东和湖北推动两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这对我启发很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日本则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汽车产业强国,两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可谓适逢其时,前景无限。这件事情使我再次感到两国绿色经济合作潜力巨大,领域宽广,可以做的事很多。

徐:众所周知,中日经贸往来在奠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问唐首席委员,今后,中日经贸关系将会在增进中日两国的政治互信方面发挥什么新的更大作用?

唐: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主要受益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政府向中方提供了ODA贷款援助,为我们当时的基本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中方不会忘记。今天,中国已经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0%,不少日本经济界人士强调,对华经贸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进出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市场规模将接近5万亿美元,这将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商机,也会为中日关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刚刚您提到了中国的发展给日本创造出巨大的商机,那么反过来,日本又会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什么呢?

: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了“轻军备、重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使日本很快实现了经济腾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也带动了亚洲的发展和繁荣。

长期以来,日本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尽管90年代后经历了所谓“失去的20年”,但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并未“深陷泥潭”,相反经济运行总体仍比较平稳,全国社会秩序安定和睦,城乡保持比较均衡的发展,贫富差距较小。

去年3.11地震后,国际上有观点认为日本已伤筋动骨,难以东山再起,我对此不予认同。地震过去一年来,日本灾后重建己经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出现复苏,社会保持稳定,表现出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我相信,日本凭藉其多年积累的经济科技实力、民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加上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灾区重建和经济振兴发展。

邦交正常化40年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日本在资金、技术及其它诸多领域给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当前,日本在华设立企业超过2万家,对华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5000个,投资规模达到800亿美元,每年来华的日本游客近400万人次。这些给中国带来了重要利益。现在,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海外客源国。可以说,日本的繁荣发展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下降。我们要意识到,中国的人口超过日本的十倍,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均GDP仅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此外,日本在工业制造水平、经营管理、金融、教育、科学技术、生态环保、国民素质等方面仍领先于中国,中国要全面赶超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既要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也要认识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日本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长期虚心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处和经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国税总局称目前个税起征点符合实际情况
乐玉成: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唯一选择
京沪等一线城市主流首套房贷款利率再次下调
墨西哥西部发生7.0级地震 首都有震感
希腊总理正式宣布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
奥巴马竞选阵营发布短片播放罗姆尼争议言论
北京环保部门回应PM2.5监测设点质疑
西安打造城市“双翼” 形成发展“合力”
神舟九号将执行首次载人交汇对接任务
艺术大师谈自闭症儿童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2011年第9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