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 媒体评论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美人权对话不该像是谈判
• 2013-09-09 • 来源:环球时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美人权对话昨天和今天举行,这个对话1990年开始,几经中断,到今年21年。人权对话一直没形成双方都满意的真正对话,而成了两国在价值观和政治上谈不拢的验证地,在很多时候,它还是两国国家利益摩擦的一个茬口。

美国一直是咄咄逼人的,此轮人权对话前夕,据悉美方列出一张要求中国释放在监人员的长名单。以往美方也常这样提要求,并且批评中国为何不照着办。

中国希望这是认真的“对话”,双方通过交流能理解对方眼里的人权含义,解决双方因价值观分歧造成的外交冲突。中方强调平等,学习经验也要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

中美人权对话不应该成为“谈判”,对话的前提是任何一方不认为自己有权教训对方,所以中方的坚持有其道理。由于中国是主权国家,中国把自己的政治进程交给美国编写的可能性是零,如果美方以施压为出发点同中国“对话”,它总没什么进展是注定了的。

美国政府常把向中国人权施压当成外交动作,或者作为对国内激进舆论的一种交待,希望中方能够“配合”。但很显然北京没义务陪华盛顿表演,尤其是这种表演不能伤及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社会稳定。

最近这些年中国的人权事业迅速发展,恰好这一段中美不断举行人权对话,中欧之间也有。我们不认为西方的压力对中国只有负面作用,因为任何外力的作用都很复杂,但这种压力在扭曲中西关系,是明显的。西方如果认为主要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的人权进步,这个结论也是站不住的。中国人权进步是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综合进步的结果。

具体的美国人常常是彬彬有礼的,但美国国家的对话态度却常常表现出进攻性,除了有对自己价值观的笃信,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强烈优越感加剧了这个差异,也鼓励了西方舆论对中国人权的盲目指责,压制了美国人了解中国价值观和国情的兴趣。

如果西方坚持以谈判和教训的态度与中国进行人权对话,这种对话最终将成为英国白金汉宫前面换岗仪式那样的样子货。而实际上中国社会有与西方认真交流的愿望,市场经济带来中国人权面上的新问题,中国不会在抵制外部经验和照搬西方做法的两个极端上做选择,中国是个善于在学习和吸纳的同时保持自我的国家,否则中华文明不会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延续几千年。

西方应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的人权施压很反感,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将这解释为中国“国家宣传”的结果是讲不通的。中国社会的警惕是西方制造的,如果华盛顿等西方首都对解开这个疙瘩没兴趣,他们应当清楚,他们自己该做的努力,中国决不会替他们做。

希望中美人权对话成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对话,以往的文明总是相互争高下,如果能创造文明间相互理解甚至真诚学习的先例,那么中美人权对话将对历史做出意外的贡献。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发表《青岛宣言》
美国攻叙提案本周闯关国会 奥巴马四处游说
东京拟在沿海建奥运相关设施 布局以紧凑见长
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访美 将参观海军陆战队
2013北京马拉松报名9月8日启动
海外华媒构筑全球华人“文化家园”
联合国高级官员称在华企业应欢迎中国打击腐败
韩朝恢复军事热线 开城园区或中秋前重启
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将访问中日韩
习近平同纳扎尔巴耶夫会晤 共叙友谊共话合作谋发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老虎日 关爱虎》
  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0000只锐减到不足3500只,它们的生存延续已经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7.0级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再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沉痛哀悼地震中的遇难同胞,深切慰问坚强、勇敢的受灾群众。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
2013年全国两会
黄灯停 绿灯行
纪念北京周报创刊55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