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 评论
新华时评:尊重遇难者遗体让逝者安、生者慰、民心热
李振宙 · 时间: 2008-05-21 ·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鹿永建)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近日联合制订了“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对遗体处理方式、遗体辨认程序、境外人员遗体处理、卫生防疫、协调配合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个意见一经公布,网上热评一片。一位网民用“死者安、生者慰、民心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很有代表性。细读这个条分缕析的意见,能够读出对于生者和逝者两方面浓重的人性关怀、以人为本的信念、积极稳妥的考虑和针对不同情况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

逝者已逝,但他们曾经是鲜活的生命。既使没有有效身份证件和亲属辨认,他们当然有权得到最后的尊严;他们的亲友无奈地牵挂着他们,并将在有生之年怀念他们。对于这些无名遇难人员,意见要求公安、卫生部门尽力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5·12”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DNA数据库。这样,无名逝者不再无名,为逝者亲属找到亲人长眠之处铺平道路。逝者有了自己的身份而安心长眠,生者则得到极大的情感安慰。

记者打开一些网站,浏览这条新闻下面的数以千计的留言,发现饱含感情赞同这一意见的绝大多数既非灾区群众,也非他们的家属,而是灾区之外的广大网民。在这个意见中,人们从中读到政府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关切。一位网民动情评价:“我为生在这个国家而感到自豪。”

妥善及时处理遇难人员遗体,需要与预防灾区疫情、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相统筹协调,做起来十分复杂。民政部门等已将意见下发到灾区各市县救灾指挥部和各救援单位执行,希望并相信这个意见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