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中国视野>>> 教育
性教育该如何进行 最困难的一门课程
· 时间: 2007-02-08 · 本刊记者 吕翎

 

 

家庭应成为性教育的第一课堂

谈到性教育,很多人认为学校应成为让当代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课堂,学校应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然而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近9成接受调查的学生表示遇到有关“性”的问题时愿意向父母求解,他们认为性教育的主要责任应该在家庭,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关“性”的知识。除了满足好奇心的理由外,7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接受性教育是青少年的权利。

然而,使家庭成为性教育第一课堂却并非易事。北京市妇联曾对东城、海淀等5个城区的150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家长回避和孩子谈性,而其中又以母亲的比例居多,占到70.2%。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法存在很大问题:近四分之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应当适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当孩子问及父母有关性的问题时,有50%的家长告诉孩子长大以后就知道了,能够给孩子进行比较深入讲解的只占3%。

在北京借读的高三男生孙杉说:“父母没有教我什么,从来就没有过。我上初一的时候,家里装了电话,我有自己的一个电话本。我妈曾经看过,看到几个女生的电话,就和我说,不许想别的,好好学习。从那么早的时候就开始阻止你,从你稍微有些想法时就阻止你,你已经就不能向前走了。但是生理变化明摆着呢,又必然会发展下去。正常的路被堵死了,就有可能会往歪了走。”孙杉坦言,从初一到高一,他直接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只有毛片。

家长传统的性观念不仅使他们羞于谈性,而且也无从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苏萍教授说,三种有关性教育的观念是要摒弃的,一是无师自通论,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无需再学有关的性知识;二是封闭保守论,认为孩子小,还是不谈性为好;三是不要唤醒论。苏教授说,正是由于性教育滞后,才发生了一些无知愚昧的悲剧。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责任在学校,应该在由老师去讲。他们认为自己不是性教育专家,很难掌握性教育的尺度,而且有许多的不方便,难以启齿。

2005年11月22日,国际著名性学专家雪儿·海蒂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的讲座上谈到,一家人完全可以坐在一起谈论关于性的内容。比如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时,便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很好时机。

她说,在美国有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有关于性方面的问题,父母常会把一本书递给他看,书上能把很多性的知识告诉孩子。海蒂表示,她并不赞同这种做法。她认为这是结束对话的一种方式,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敢再问父母,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会出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父母能够更自由、自然地和孩子谈论性方面的事情。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亲热也是简单直接进行性教育的办法,但有个重要的前提:父母一定要坦然地表现自己。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