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 风景名胜
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戈壁到阿尔泰山的旅行
· 时间: 2009-08-04 · 蔡伟

 

在每个开满花朵的草原:汉族的“游牧”人

在阿尔泰山旅行遇到的每一个本地人都对我们说,这时来阿尔泰山不是时候。4月的阿尔泰山,路旁的山坡上还保留着没有融化的积雪,路边已经有早开的野花。5~6月的阿尔泰,满山鲜花怒放。其实即便是此时7月的山坡上,依旧满是黄色和紫色的花海,这让我实在难以想象,所谓阿尔泰的5~6月是何等颜色。从9月开始,森林开始染成黄色和红色。“那时候你要是清晨走在禾木村和喀纳斯的神仙湾、月亮湾,会看到上千人举着照相机,在山坡上守候清晨光影和云雾的变换。”赵国光说。

在喀纳斯湖畔的早晨,我们和赵局长驱车,沿牧道爬上喀纳斯湖畔的山坡。金色的阳光才刚刚打到对面的山顶,喀纳斯河神仙湾上,蒸腾的云雾竟然经久不散,迟迟露不出碧绿的水面。8点不到,远处河畔哈萨克人的毡房里炊烟升起,山腰上,两个清晨赶路的牧民骑马从我们面前的坡下穿过。赵局长远远地向牧民们打了个响哨,对方同样以此回礼。“这是草原上的礼节。”赵国光说。现在还不是摄影者的季节,追逐光影和颜色的摄影人还没有像候鸟一样来到喀纳斯和禾木。不过在阿尔泰的禾木乡,一些汉族生意人的特殊游牧生活早已经开始。

祝君奇的“游牧”生活开始于5月中的“转场”。在冬季过后,他一家重新回到禾木村在谢尔格林家租用的几栋木刻楞房子,继续“再回首牛肉面馆”的生意。村里的图瓦人和哈萨克人没有种菜的传统,所有的蔬菜和鸡蛋都需要从山外运进来,于是价格很贵。一份大盘鸡要100元,不过游客和本地人照样人来人往。因为图瓦人和哈萨克人不会做汉餐,而祝君奇的手艺不错。

通过养鸡降低成本是不可能的。因为鸡很快会被偷光,说起来他的妻子有点尴尬,毕竟在村里开餐馆这么多年,有些话不太好说。村民的另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赊账,“他们是有多少钱花多少,从没有储蓄的观念”。于是生意兴隆,但账单“最晚的时候,要第二年我们来的时候才能结清”。牧民们喜欢吃,喜欢赊,好在欠了账一定会还。但频繁的赊账仍让祝家的资金经常周转不过来,加之冬天游客少,于是9~10月一过,他们宁愿冬天闭门歇业回到布尔津的家中。28岁的祝君奇的儿子只有1岁多,半年定期禾木村的生活,毕竟让他对孩子有许多牵挂。

李娟和伙伴们的另一种特殊的“游牧”生活同样是在每年阿尔泰的春天开始。当海拔较低的布尔津县城附近,树林里野菊花盛开的时候,李娟就开始组织汽车,将在吐鲁番过冬的蜂箱运到北疆的布尔津附近,开始一年的采蜜迁徙。野菊花之后是杏花和农田内大面积种植的葵花。到了5月,李娟的蜂箱开始被装车运抵禾木和喀纳斯附近的阿尔泰山区。这里正是各色鲜花盛开的时候,适宜采酿百花蜜。

禾木最早的养蜂人还是上个世纪初来到此地的俄罗斯移民,他们当时曾给本地引进了一种高加索黑蜂,这种蜜蜂个头大,飞行距离可以超过10公里。然而随着这批少数掌握技术的移民离去,喀纳斯、禾木一带的高加索黑蜂群逐渐退化,最终被内地汉族移民引进的小个黄蜜蜂所取代。

李娟说,小黄蜂的飞行距离只有3公里,但是生存繁殖能力强。她的数百小蜂箱绵延分布在从激流滩到禾木的公路边。每天清晨,工人们趁上午凉爽的时间,用特制的小勺挖出蜂王浆,然后用特制的取虫笔将蜜蜂的幼虫一个个放入特制的储浆架上。每两三天,工蜂就会在其中为幼虫注满王浆。李娟说,如果不及时取出王浆,这些幼虫便将迅速成长为蜂王,从而扰乱蜂群的秩序。昂贵的王浆每公斤价值700元左右,是高价值的蜂产品。下午14点之后,李娟和伙伴们则开始收集蜂蜜。戴上特制的纱帽,从一个个蜂箱取出蜂巢,装在一个有旋转装置的铁桶内,将蜂巢内的蜂蜜甩出收集。一个大桶内堆放着废弃的蜂巢,很多上面还残留有浓浓的原蜜。李娟拿起一个给我,“这个可以吃”。嚼在嘴里,蜜的滋味从蜂蜡中渗透出来。蜂蜡本身则是由国家收购,用于医疗和国防等多种用途。唯有蜂蜜是由李娟全部自己销售,她笑着说,国家的收购价太低了。

阿尔泰蜂蜜最大的优点便是全部采自野花,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农药残留。养蜂人的生活和游牧民族一样,需要根据每年的花期,进行有规律的多次迁徙。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聊天中发现,李娟的几个工人分别来自遥远的湖北和湖南。每年春天在采蜜季节开始,他们都要从数千里之外的老家辗转来到位于北疆的阿尔泰,过多数人完全不知的另一种“游牧”生活。和牧民一样,养蜂人的生活也基本靠天吃饭。由于花期短暂,养蜂人必须进行频繁的迁徙。由于蜜蜂飞行距离只有3公里,所以即便到了一个地方,蜂箱的位置也必须转换。遇到大雨天蜜蜂无法出箱,则收成大幅下降。雨水同样不利于花期持续,低温则是蜜蜂的大敌。于是在每年8月底最后的花期一过,李娟和她的丈夫必须指挥工作,将数百箱蜜蜂用汽车运送到遥远而温暖的吐鲁番盆地过冬。“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休息半年。”李娟笑着说。

游牧民族迁徙的代价可能是牲畜的死亡。对于养蜂人,迁徙则需要面对巨大的成本和消耗。李娟的数百箱蜜蜂,每年要消耗15吨左右的白糖和1吨多王浆,这是蜜蜂给人类酿造蜂蜜所得的交换,而每吨白糖的价格高达数千元,每吨王浆的价格则高达数万元。汽车运输则是另一个巨大开支。进入如今已经纳入收费景区的禾木,李娟则没有本地牧民那样自由进出的优待,她必须缴纳七八千元的进山费。我曾问她,每年收获的蜂蜜是否有10吨。“10吨?”她大笑起来,“要是每年只有10吨收获,我们就要饿死了。”去年的收成大约是100吨蜂蜜,这自然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养蜂人的所有艰辛,以及在花期游牧迁徙中的辛劳,直到此时才能得到回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5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