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 风景名胜
西行伊犁:新疆与世界
· 时间: 2009-08-04 · 王恺

 

逐水草而居:塞里木湖畔的游牧者

绿洲的边界往往就是戈壁,新疆的大片戈壁成为阻断绿洲的天然界限。正值初夏,红柳正是迷人的淡粉色,而梭梭也是丛丛茂盛,两种戈壁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能延伸到几十米的深处,挖出来,是最好的燃料,乌鲁木齐的烤肉摊上求之不得。据说这两种植物燃烧时没有烟,烤出来的东西极香,不过现在已经不允许挖掘了,人类的口腹之欲让位给了环境保护。

在有流水的地方,戈壁就慢慢进化成了草原,这些地区没有农耕,人们不直接依赖植物生活,而是和植物建立了特殊关系。游牧生活的秘密就是对动物的管理:羊、牛、骆驼和马,当我看见远方羊毛毡的帐篷的时候,就知道,已经进入游牧地带了。

草原上的叶斯波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是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人,鼻梁高耸而双眼凹进,穿着带破洞的裤子,没系带的球鞋,在草原上和他家的牧羊犬疯玩。那只白色的并不高大的狗,晚上却要承担把野狼驱走的任务。

从公路上开到他家的夏季牧场纯属偶然,因为看到路牌上米尔其克草原突厥墓葬的标记,所以费力地往草原深处进发,不一会就迷了路,草原上的荒凉小道时隐时现,回族司机马师傅早年在哈萨克地区插过队,告诉我们不要怕,“有人家的地方,就不用害怕,这里所有的民族都善良好客”。

在把我们迎进他家屋子几分钟后,叶斯波里迅速换上了崭新而时髦的一套衣服,他是个20岁的英俊青年,这天是7月5日,高考通知书开始发放的第一天,他一直在想自己会被第几志愿选中,那意味着他会去新疆还是广州上学。

他是温泉县民族中学这次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的第七名,第一志愿选择了学医,“毕业了好找工作”,意味着他显然不想延续自己家里的牧业——尽管家里有200多头羊,5匹骆驼,还有7匹马,即使按照最低的当地标准算,叶斯波里告诉我,他们家也算有钱人。

传统的哈萨克族并不愿意上学,1942年,当时民国政府的工程师李烛尘到新疆考察,所行线路与我这次旅行几乎一致,他在笔记中记载沿途所见的孩子,说俄罗斯族的孩子最爱学习,维吾尔族次之,而哈萨克族又次之,那些哈萨克的孩子不耐久坐,喜欢露天生活,在冰天雪地中衣衫单薄而能安卧,身体之强健可知。

叶斯波里显然不是那样的哈萨克孩子,在家里没有摩托车的年代,“骑马或者骑骆驼去上学,哥哥带着我,从家里到学校,要一整天,所以很早就住校了”。民族学校的同学也有骑马来的,“大家一点不觉得我奇怪”。

叶斯波里的父亲,是个爱喝酒的哈萨克壮汉,手上有大块伤痕,是前天喝醉了从马背上掉下来的结果,可是这不能妨碍他接着喝酒,我们来了一会儿,他就骑着褐色高马绝尘而去,找远在几十里外的邻居喝酒去了,叮嘱我们要留下,晚上回来要招待我们。母亲不懂汉语,但是见到我们,还是高兴得要命。草原上可能几天见不到一个客人,我们被热情地迎进了屋子,两间屋子大小不同,小的墙上和铺上铺满了羊毛毯子,全是母亲日常的劳作结果。没几分钟,奶茶和刚烤好的硕大的馕都放在了毯子上,她微笑着看我们喝茶吃东西,自己不动口,原来是要等客人吃完,女主人再开始吃。

另一间屋子的墙上挂满了马具、羊毛剪刀和生活用品,那才是他们一家日常的起居室,我们这间是待客用的。叶斯波里家的夏天居所并没有用流动的羊毛帐篷,是因为盖一间固定的夏窝子投入并不多,到了秋天转场的时候,家里留下几条狗看着就可以了。

留下的狗吃什么?“我们也喂邻居家狗,邻居家也喂我们家的。”果然,不远处就有3条狗在看守着一座主人已经离开的夏窝子,远远地冲我们叫,但并不冲过来,显然那屋子才是它们的保护范围。都是凶猛的草原上的狗,能够和狼群作战的,到了大雪将封山时,主人会来这里,把它们带去冬天的居留地。叶斯波里很喜欢他家的狗,“狗不嫌家贫”,他用不太顺的汉语对我们说。

叶斯波里说他不会骑马,但那肯定是谦虚,哈萨克的孩子在马背上都能睡觉,何况他小时候就骑马上学。他的意思不过是和他喝醉酒也能骑马的父亲比。在上学之外,他和两个哥哥基本上是家里的壮劳力。尤其是夏冬季节交替的时候要转场,“我们家的冬窝子在山那边,骑马要走3天才到,在羊群的前后骑马赶羊,最害怕走失”。一头大羊随便就上了千元,到了那几天,全疆公路上的汽车都要给漫山遍野的羊群让路,“那是哈萨克家庭最要紧的财产”。

这些羊比起在内地看见的羊群截然不同,羊毛要长出许多,至少有30厘米,而且蓬松卷曲,健壮而大——原来,新疆地区的羊群早就采取了人工授精的办法以改良品种,从叶斯波里幼年开始,每头种羊就能繁殖四五百头了,而许多母羊也能生出双胞胎,这种办法在牧区已经普及。我们误以为哈萨克人现在还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其实只是外观近似。

一般人总喜欢用两分法来看游牧民族,定居的我们是现代的,科学的,也是进步的;他们正相反。叶斯波里的家庭提供给我完全相反的观察:他们一点不困守传统,而且畜牧方法很科学,选择游牧生活,只因为这是新疆草原的季节性所决定。他们也丝毫没有和现实社会脱节,叶斯波里家的羊毛是直接销售到哈萨克斯坦的,羊皮则专门供应给浙江的皮革制品企业,羊肉也不愁贩卖。叶斯波里的哥哥闲散时候就去外地打工,感受一下城市的不同生活——新疆牧民一直在中亚的大走廊上自然游走,他们天然比内地农民见过更多的世面。

叶斯波里家不远处,就是一口泉眼,但是他告诉我,那不是他们的水源,只是羊群喝水的地方,“还不够好,要往上走上几百米,才是我家的泉源”。那是雪山流下来的潜流从地下渗出的一个泉眼,水清澈无比。

与叶斯波里家比,赛里木湖畔的那些牧民家就更幸福了。车出叶斯波里家半天,突然,司机马师傅叫道:“三台海子到了。”四面雪山的一汪蓝色水面就在眼前,天山北麓的雪水融化,尽情涌进了方圆近60公里的三台海子,这是牧民们给它起的名字,而赛里木湖则是外来者的称呼,湖中有湖怪更是招徕旅游者的传说。这里是高山冷水湖,湖中没有鱼类,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从俄罗斯引进了深水鲑鱼,据说这种鱼近乎全盲,但可以在冷水中生存,也许若干年后,可以为新的湖怪传说增加色彩。

羊群在湖畔的大片草地上撒欢,吃完草就直接跑到湖边喝水,一切供应充足,简直是羊群的天堂。难怪那么多牧民把夏窝子安排在这里,至少看见上千头羊在湖边戏耍。

这是3个家庭的财产,羊背上画着不同的颜色以做区分。一家是柯尔克孜族的丈夫,维吾尔族老婆,两家是哈萨克族。在湖里刚洗完头的哈萨克少女夏慕克告诉我,政府给各家明确了放牧的地界,游牧生活正在缩短距离,夏窝子和冬窝子的距离没从前那么远了,“好处是各家各户不再为草场争执了,坏处是,搬家生活没从前好玩了”。其实即使距离近,家家户户也都购买了汽车,肯定也不像她们幼年记忆中的靠骆驼搬家那么有趣——家家户户还养着的骆驼的实际功能越来越少。

她们持久地生活在草原上,“在博乐州也都买了房子,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要在那里住”。夏慕克和叶斯波里的选择不一样,她想去阿拉木图读大学,虽然学费要贵很多,“可是,我们牧民天生就喜欢走远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