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坚强的理由
特约记者 饶强 · 时间: 2008-12-3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12月3日,擂鼓镇盖头村朱晓蓉(右一)告诉记者,地震之后,我们三家人就没有分开过。
 

朱晓蓉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盖头村的村民。在5•12地震中,全村140多户人家90%以上的房屋倒塌损毁;朱晓蓉的家也未能幸免。

震后不久,包括帐篷、净水车和新砖在内的救灾物资陆续运达,村民们开始重建家园。朱晓蓉告诉记者,地震之后,她和丈夫、婆婆以及原本分伙吃饭的婶婶家和舅舅家就一直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在12月份这个农闲的季节,朱晓蓉一家给原有的救灾帐篷外面加固木板和瓦片,准备搭建过冬暖房;新修的猪圈也即将完工。根据政策,村里每户还将得到两万元重建款。

北川县县委书记陈兴春表示,根据四川省委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的工作要求和绵阳市委确定的“决不能冻死、冻伤一人,决不能饿死一人,决不能让群众在帐篷里过冬”的目标任务,县委以确保受灾群众“有人帮,有房住,有衣被,有饭吃,无疫病,能安全”的“六个确保”保障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目前永久性住房已经完工7361户、完成了加固农房16892户;全县20个乡镇的过冬物资已全部运送到位,做到了一人一床棉被、一套棉衣裤、一个热水袋。

与擂鼓镇相隔不远的曲山镇也早已搭起一排排整齐的蓝顶白壁板房区。白天,孩子们在北川第一所复课的希望小学里学习,妇女和老人们则做家务、种蔬菜、在门前晾腊肉准备过年。每晚7点,大水村妇女主任吴红都会组织村民在板房区的空地上跟着音乐跳羌族传统的锅庄舞。

“跳舞可以带给大家欢乐,同时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地震已经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在地震中流失。”吴红对记者说。

在地震中,吴红失去了丈夫、婆婆和儿子,正在读中学的女儿是她唯一的亲人。她说,时间是弥合伤口的最佳良药。刚开始的时候只能靠工作来麻痹自己,但现在已经逐渐走出伤痛。既然活了下来,就要好好地活下去。

“有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和关爱,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水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她坚定地说。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改善民生——展望2009年民生新实惠
  展望2009,围绕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传递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
以加沙行动考验奥巴马
南亚两大核巨人重兵相向 印巴局势阴霾依旧
我国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完成首次海上补给
元旦期间北方大部以晴好为主 气温有所回升
专家称“第七次中东战争”不太可能爆发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8年第51期目录
2008年第50期目录
2008年第49期目录
2008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中国农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地铁建设的警钟
跨越时间
一个古老的奇迹
 生命的代价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