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语
汶川地震周年祭——图话这一年
· 时间: 2009-05-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们要再做一次妈妈
    5月8日,赵小青(左)和另一位同样情况的准妈妈幸福地走在板房区内。随着5月10日母亲节的来临,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区心理援助机构“妈妈之家”里,一群特殊女性显得比往日忙碌了一些。“我们要在母亲节当天推出自己手工做的纸玫瑰‘妈妈之花’,感谢这一年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各界人士。”
    说这句话的叫赵小青,今年37岁,怀孕7个月了,是这批地震中丧子高龄再孕妈妈的代表。当天她穿着紫色绸料孕妇裙,头发束成马尾绑在后面,和几位同样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们一起仔细地编着纸玫瑰。
    赵小青是四川省达县人,气色不错,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年轻些,1998年跟老公来到都江堰市做小生意谋生,卖菜卖小食品,日子在平静中一天天度过,儿子也在慢慢长大。“如果不出那个事情,我儿子今年可以上中学了。”赵小青一直不愿提地震这个词,也不愿回忆当时的情节。她孩子去年12岁,是都江堰新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据四川省人口计生部门震后统计,灾区子女死亡并有生育意愿的计划生育家庭共计6000余个,然而再孕之路并不顺畅:不断的余震、非正常生活、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伤痛再加上相对的“高龄”,令她们再孕困难甚至流产。
    “在地震灾区,最脆弱的是失去孩子的母亲,她们也最应该被关注。从失去孩子的母亲到再孕妈妈,她们活在强烈的角色冲突里,丧子的哀伤与得子的欣喜,双重心理使得她们的情绪波动很大。这对肚子里的新生命会造成很大影响。”2009年3月,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的心理咨询师、援助志愿者刘猛针对都江堰部分再孕妈妈,在当地首创了心灵港湾——“妈妈之家”。
    “妈妈之家”门前写着“我是妈妈,这是我家。天天快乐,为了腹中那个可爱的他(她)”,具体的日程安排有音乐放松胎教;自由经验交流;孕育知识放映……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鼓励再孕妈妈们的一句话:“这就是妈妈的伟大——用悲痛中的快乐,换来宝宝一生的幸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胡锦涛:全力制止甲型H1N1疫情传播
  由美国回四川探亲的一名中国留学生11日被确诊为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
专家: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底部
第二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
北京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排名第11
陈德铭谈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音集协回应版权费质疑:分配方案还需协商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17期目录
2009年第16期目录
2009年第15期目录
2009年第14期目录
编者札记
探索南极奥秘
故宫:分成两半的屋子
从农奴到主人
从爱情走向婚姻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