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权威发布
2006年中国的国防(上)
· 时间: 2007-02-09 ·

 

人民解放军通过推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官兵素质的全面提高。全军开展军队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使命意识,坚定革命理想,培养战斗作风,分清荣辱界限,激发练兵热情。组织心理训练和心理战研究,建立以政工系统和医疗系统相结合的心理教育、疏导和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军委、总部制定一系列加强基层建设的政策制度,团以上领导机关普遍建立抓基层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队认真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单位和优秀士兵。

 

后勤保障

人民解放军着眼提高后勤保障效益,加强管理,推进改革,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加强后勤法规和标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标准化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2001-2005年,以下简称“十五”),对全军后勤标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新增和修订标准制度200多件,制定后勤法规240多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2006-2010年,以下简称“十一五”),重点抓好后勤供应标准化建设,建立供应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后勤业务管理,全面规范军事经济秩序。严格审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

改善官兵物质生活条件。全军基本实行分餐制,部分建制营集中办伙。从2005年1月1日起,大幅提高士兵伙食费标准,官兵饮食保障正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从2006年7月1日起,较大幅度提高了军人工资。全军士兵和空军官兵换发新式常服,军兵种部队换发部分新型特种工作服,部分驻西藏、新疆部队配发新型高原防寒服。

稳步推进后勤改革。坚持联勤机关三军合编、保障实体统管共用、供应保障统一组织的原则,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试点,向三军一体化后勤保障体制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全面推开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以财务单一账户为基础、以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资金结算保障模式。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军人医疗得到重点保障,70%以上的军队职工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住房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初步形成军队保障与社会保障、公寓住房与自有住房、实物供应与货币分配相结合的军队人员住房保障体系。

2004年10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军以下部队物资采购改革的通知》。军队现已基本建立总部、大单位、部队后勤三级物资采购管理体制和集中采购模式。“十五”时期,全军集中采购物资总金额达450亿元人民币,节约资金31.5亿元人民币,平均节支率为7%。

 

武器装备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依托,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

科学筹划武器装备长远发展。依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确处理装备建设需要和经费可能的关系,按照三军一体、联合作战和体系建设、综合集成的要求,研究论证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编制武器装备建设规划纲要和武器装备建设“十一五”规划,科学确定武器装备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

增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做好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健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机制,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自主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和优化武器装备体系。优先安排技术性能先进可靠、作战效能显著的新型装备建设。加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抓好各类武器系统和支援保障系统的综合集成,促进信息共享和融合。加大冗余装备退役报废力度,有重点、有选择、分步骤地实施装备改型和现役装备信息化改造,挖掘现有装备潜力。加强装备配套建设,实现部队装备体系配套、武器系统配套和装备保障配套。

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严格装备管理,开展装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考评活动,保持和提高现有装备的完好率、在航率。建立完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机制,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新维修技术成果,增强装备维护保养、应急抢救抢修和远程技术支援能力。加强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强化装备保障训练,搞好接装培训,培养高素质装备人才,推进部队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