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2008奥运>>> 中国军团
冼东妹夺女子柔道52公斤级金牌
吕 翎 · 时间: 2008-08-11 ·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今天晚上的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馆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重新复出的妈妈级选手、33岁的广东柔道名将冼东妹继雅典奥运会后,再次将女子柔道52公斤级的金牌挂在脖子上。比赛结束后,专程来到柔道赛场助威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给予了这位广东女将最高的评价:“获得奥运会金牌非常不容易,要蝉联奥运会冠军更是难上加难,冼东妹再一次获得金牌可喜可贺,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增光添彩了,我要对这位老队员说祝贺她。”冼东妹的教练傅国义更是为她的成功泪如雨下:“我们这一年太不容易了。”

正如崔大林所言,冼东妹的第2枚奥运金牌确实得之不易,她是在退役生孩子之后重新复出,又站在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的。“冼东妹再次夺取金牌,对柔道这个项目而言也是个奇迹,历史上在52公斤级这个项目上再度出山的运动员有好几个,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只有她。”中国柔道队女队总教练、同时也是冼东妹指导教练的傅国义激动地说。

在今天的比赛中,冼东妹非常幸运,首轮轮空的她在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后,毫无悬念地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冼东妹的对手是阿尔及利亚选手哈达德。从比赛一开始,冼东妹就积极进攻,丝毫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个一年前生育了女儿的母亲。主动进攻的冼东妹终于收到了成效,只用1分21秒就结束半决赛赛事,顺利进入决赛。

在争夺另一个决赛资格时,冼东妹原先预计的决赛对手中村美里意外地输给了来自朝鲜的安琴爱。正是安琴爱的帮忙,冼东妹避开了中村美里这个赛前最重视的对手。面对安琴爱,站在决赛场上的冼东妹充分发挥了她的丰富经验以及原有的摔跤技术,她先获得一个“效果”,在还剩2分17秒时,再获得“有效”。安琴爱积极反攻,但直到比赛仅剩6秒时,才获得一个“效果”。记分牌显示,冼东妹以11:1获胜。安琴爱获得这一级别的银牌。两枚铜牌则分别被日本选手中村美里和阿尔及利亚选手苏拉娅·哈达德获得。

“与四年前相同的是目标,我就是冲着金牌来的,不同的是参赛意义,这一次是家门口参赛。”冼东妹在赛后说,“现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是好好休息,毕竟这一年来训练和比赛非常艰苦。”

 

为找感觉在垫子上翻跟头

在冼东妹获胜的一瞬间,整个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内沸腾了,中国柔道队女队总教练傅国义兴奋地将冼东妹抱了起来,他们这对师徒等这一刻等得实在是太艰难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后,冼东妹结婚并生下女儿刘佳慧。一家三口本来应该尽享天伦之乐,但领导希望冼东妹能够再战一次奥运会,喜欢挑战的她心动了,毕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

但这次的复出与她当年在悉尼奥运会落选后离开又重新回来完全不同,这次她已经是孩子的妈妈,而且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仅仅一年多。但冼东妹愣是创造了一个奇迹,2007年12月25日,在沈阳举行的全国女子柔道奥运会选拔赛上,冼东妹获得了52公斤级的冠军。6月份正式复出到重新获得全国冠军,冼东妹度过了她运动生涯中最困难的6个月后,又站到冠军领奖台上,她恢复的不仅是技术和体力,还有自信。

虽然冼东妹曾是奥运冠军,但是她长时间没有训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体重问题,由于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冼东妹的体重已经升到63公斤,在进行正式系统训练的时候,冼东妹就是一个体能恢复比较慢的运动员,更何况14个月没有训练,曾经的摸爬滚打对于她来说突然很陌生,于是在垫子上翻跟头成了她寻找感觉最笨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要说是恢复了。”今天夺冠后,冼东妹在回味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日日夜夜时依然这么强调。白志标)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