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
根据央行的通知,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央行正在将过去一年多来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变。
其实这种转变在之前就有显现。8月4日,央行宣布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之后中国央行还放松了对外资银行的信贷控制,允许外资银行申请将今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至多上调15%。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当前放宽信贷只是对政策基调的微调,其关键目标还是在于防止经济过快的回落,而不能视为宏观政策基调的转折和拐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由于国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流动性依然偏多、投资信贷仍存在一定的反弹可能,所以货币政策从紧的总体基调不应轻易改弦更张。但从信贷政策调整来看,显示未来央行可能会根据情况变化,存在进一步小幅、结构性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央行称,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旨在为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及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将是贷款倾斜的重点。
银监会在9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各家商业银行可根据宏观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小企业和“节能减排”项目。
8月4日央行宣布的增加的贷款比例,也将用于中小企业贷款。
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更大,从央行数据来看,短期贷款的比重由2007 年的44%降至目前的39%,表明中小企业更难从银行获取短期周转资金。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 6.7 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 1 万多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销售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57%、实现利税占全部利税的50%,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80%的城镇就业机会。”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副主任秦志辉接受《投资者报》采访表示,“它们对就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这些中小企业大规模死亡,经济一定会出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新增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的目的十分明确,不仅明确提出了要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且对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来源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给予更高的新增贷款率。
银行配合是关键
放松信贷政策给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但银行业对此却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乐观。
“新增贷款额度没有多大意义。”中国银行信贷科职员董一航对记者表示,因为存贷比不能超过75%,而目前银行存款增量又放缓,许多银行年初的新增贷款额度根本都用不完。
而渣打、东亚、花旗等外资银行也表示,虽然央行上调新增贷款额度,但他们还无意向监管部门申请增加今年的信贷额度,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的信贷额度仍有宽裕,还没有增加额度的需要。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在风险控制上是非常严格的。”董一航说,虽然高层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很重视,但除小部分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
郭田勇指出,虽然央行出了相应倾斜政策,但银监会的配合很重要。银监会应当明确对各大商业银行的响应指标进行考核,否则政策意义不大。
目前,针对中国央行近期调增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中国的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等主要银行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均已作出相关贷款的具体安排,投放方向均锁定在了“三农”、小企业和地震灾后重建等方面。
获得新增贷款额度后,工行调增了小企业贷款、抗震救灾贷款的增量计划,并相应调减了其他信贷业务品种年度增量计划;农行进一步扩大了灾后重建贷款投放计划;中行、建行将新增贷款重点放在了支持小企业发展和灾后重建上。此外,交通银行针对所增贷款规模,在拟订的贷款计划方案中,也对小企业、“三农”和灾区信贷实行了专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