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大通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看来,未来的一两年是大陆投资港股最好的时机。他说,在目前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国政府对QDII 产品的开放以及港股直通车的实行,未来A股市场上大量的资金会转移到H股,H股会远远跑赢A股。
虽然香港股市对于内地的投资者有着种种的吸引力,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提醒投资者:“不了解港股将被全面套牢 。”
他指出,国内投资者进入香港股市主要还是希望从A、H股的差价中获益,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中国股市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如果国内投资者在不了解香港股市的情况下进入,将面临着被套牢的风险。
在易宪容看来,中国股市的定价更多的是政策因素、是人为炒作的因素,尤其从目前中国股市的泡沫来看,更是没有多少市场定价可言,如果内地投资者单纯以A股的价格来衡量H股的价格,以高价接盘,那么就面临被套牢的风险。
不会改变A股牛市格局
在8月20日“港股直通车”宣布以来,中国A股市场丝毫没有受到政策利空的影响,持续之前的上扬趋势,并突破5400点高位。王建说,这表明了内地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 A股市场仍然具有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想象空间。
作为一个与中国股市一同成长的股民,胡克能表示,即使港股直通车开通之后,他也不会放弃A股市场。他说:“相对于A股市场巨大的赚钱效应,H股的走势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再加上国内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操作比较熟悉,在未来我还是会以投资A股市场为主。”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也认为,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的启动,客观上将使那些已有的通过其他方式投资于香港市场的资金表面化。但该项政策是否会刺激大量增量资金流向港股市场,目前很难判断。
尽管香港市场对内地投资者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但程伟庆也向记者指出,目前,大多数的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制度和运行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短期内不会贸然“出海”。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港币基本上与美元挂钩,与其他东南亚地区相比,投资人在操作中较难回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会成本,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在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存在瓶颈。对于有意去投资H股的投资者,目前正处于人民币升值阶段,通过购汇到香港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对收益率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李锋则认为,放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不会引发A股市场大跌。原因在于,美国次级债事件让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认识到,海外市场的投资风险并不亚于内地市场,并且其受其他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必须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慎重投资。另一方面,鉴于目前经济发展和内地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即使外流一部分资金也不会动摇A股市场长期牛市格局的基本面。
另外重要的是,为了规避投资者初入港股的风险,监管层在投资限额、试点范围方面进行的控制也一定程度地解释了尚福林的表态:“初期规模会比较有限,不会对A股市场有大的影响。”
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头号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与日俱增的外汇储备。而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启动是继QDII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另一项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是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泄洪”安排。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约1.4万亿美元,继今年6月末达到1.33万亿美元后再创新高,显示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强劲势头。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的9545.50亿美元余额相比,增长了68.18%。
“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政府开始鼓励个人和机构直接对外投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兼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的压力,进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程伟庆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这一举措和之前放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可以增加境内居民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性过剩。
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红漫则认为,港股直通车只能够舒缓流动性过剩局势,却无法根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他说,“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犹如一个水位超标的水库,而直通车正是打开了资金外流的泄洪的龙头。但是从治本角度考虑,拧死水流进入的龙头才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