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改变能源政策
“10.2亿吨也就能满足四五年的用量,不会影响到当下以节能增效为特征的能源主体战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说。
从2001年开始,中国加大了节能增效的实施力度,对一些高耗能企业进行了改造,并关闭了许多小炼油厂,同时大力开发乙醇等替代能源和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目前中国许多大城市的汽车,都使用上了用生物制成的乙醇燃料。
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能源短缺的压力,并且增强了油田勘探的信心,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能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王震表示,中国能源的整体情况仍然是紧张和短缺,政府不应该也不会改变当前节能优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政策。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成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说,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要害是,能源需求增长与资源储备量不平衡的尖锐矛盾。
夏义善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巨大需求与自给不足使外部风险因素逐渐增多,必然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压力。因此“节能”、“增效”和开发可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依旧是现今中国能源战略的核心。
中国石油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润生说,南堡油田主要用于“稳定东部”,因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市场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也是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和缺口最大的地区。
环保开发
中石油宣布,将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冀东南堡油田。根据规划,到2012年,冀东南堡油田将形成年产石油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海上700万吨,陆上300万吨。
中石油副总裁贾承造介绍,与国内相比,中国陆地上的油田每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需要投资32亿元至35亿元,而在南堡油田,通过各种新技术的集成,每100万吨/年生产能力只需投资23亿元至25亿元。与国外相比南堡油的开发成本约为0.59美元/桶,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当前国际平均成本约为1.2-1.5美元/桶。因此冀东南堡油田是个低成本高效益的油田。
“随着南堡油田的开发,从2008年开始,中石油冀东油田的产量将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贾承造说。
胡文瑞介绍说,到2012年达到1000万吨只是冀东南堡油田开发的一期规划。按照正常的2.5%的采油速度,冀东南堡油田最终将建造2500万吨的生产能力。至于具体建设进度,一方面将根据国家能源需求,另一方面将取决于中石油整体的战略规划。冀东南堡油田最少可开采50年。
胡文瑞表示,冀东南堡油田具有较好的采收率水平。目前中石油最先进的水平,是在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可以开采储量的60%,其他油田则一般在20%至30%之间。“现在可以确定,冀东南堡油田一次进挖就可以达到40%左右的水平。”
中石油决定将把目前世界上和国内最先进的采油技术集成在南堡大油田开发上,力争做到10年内技术领先,10年后技术仍然不落后。
对于冀东油田的开发,中石油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南堡油田不会一次性开发过度,要科学规划,保持可持续开采。”胡文瑞说。
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胡文瑞表示,中石油确立了“开发油田、保护海洋”的理念,决心把南堡建成中国首个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绿色油田”。
中石油表示,在冀东南堡油田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注重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胡文瑞表示,冀东南堡油田将采取措施,实现零污染、低排放,在生产和开发过程中,不给当地海域和陆地增加一点环境污染的负担。
美、意公司与之擦肩而过
10.2亿吨石油相当于73.5亿桶,这么大储量的油田,美国科麦奇公司(Kerr-McGee Corp.)与意大利埃尼集团阿吉普公司(Agip)却与之失之交臂。
渤海湾是中国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渤海湾已经形成胜利、辽河等7个油田,去年原油产量达到6979万吨。这7个油田当中,冀东油田面积最小,产量最少。
1992年冀东油田开始在冀东南堡的凹陷带进行勘探,但一直不顺利。
1995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合作局与美国科麦奇公司签订冀东滩海两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合同,南堡的凹陷带就在区块内。美国科麦奇公司在这两个区块内共钻两口井,没有发现油气,随后撤走。
1997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合作局与意大利埃尼集团阿吉普公司签订风险勘探合同,意大利埃尼集团阿吉普公司在这一区域内钻探了一口井,没有发现油气后撤走。
事实上,发现冀东南堡油田的井口,就在外方勘探井的同一位置。专家在分析之后认为:外方的目标是深层,而石油却在中浅层。外方在勘探中曾经遇到过石油,但是还没有认识到。在错误的认识中,美、意的这两大公司错过了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