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经济瞭望
外资快递进军中国引发市场洗牌
· 时间: 2007-04-10 · 本刊记者 谭伟

谁是最后的赢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05以来,中国快递市场每年增长的规模年均将达到26%以上。而按照美国服务业联盟(USCSI)的预计,未来3年中国快递业市场将以至少每年33%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更是认为在未来10年-20年,全球快递业的增长率可能达到年均12%-14%,而中国则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在市场利润的诱惑下,经营国内快递是四大巨头的必然趋势。”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刘建新分析说,目前四大快递几乎垄断了国际快递,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客户。如果它们涉足国内快递,可以利用手中的客户资源开拓市场,这批优质客户可以为四大巨头贡献新的利润。

除了自身业务的扩张之外,外资快递公司更青睐收购中国的民营快递公司。今年3月联邦快递收购大田快递公司,组建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分享其国内快递的巨大网络。在此之前,荷兰天地集团就已经进行过类似的操作,在2006年收购了中国民营物流企业华宇公司。

除了民营物流企业接二连三地投入外资物流企业的怀抱,一些大型的国有物流公司也与外资有过接触。17年前,中外运集团就与国际物流巨头敦豪集团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公司,之后陆续与联邦快递、联合包裹、荷兰天地合作成立合资子公司。

刘和平说,这样的趋势是难免的。“许多民营公司的最大弱点是管理水平较低、从业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竞争主要靠杀价,已经杀得没有空间了。”他说:“只拥有几辆货车的物流企业在将来会有大的发展机会,这些公司最终定会被淘汰,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横向整合,由大型企业作统一管理。相信有关这方面的消息在今年会越来越多。”

但他也表示,虽然外资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运作系统,但也存在成本过高,网络不全,本土化程度低等制约因素。因此,国内的速递公司和这些外资速递会经历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

他还分析说,处在中国邮政和外资快递巨头夹缝中生存的民营快递,需要在细分行业市场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本土化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快速打好国内市场根基。利用邮政EMS和民营快递的强大基础,把快递网络的触角深到各乡各县去,把民营快递的服务理念融入整个快递业务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要学习洋快递的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要结合本国、本土的国情,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吸收消化,不断壮大自己。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上一页   1   2   3   4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