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必须找回自己的话语权,必须重建中国房地产发展游戏规则。中国不买房联盟倡议“总动员”的“不买房运动”的目的就是以自发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联合声音,合法、合理地形成对于公共政策的压力,叫停当前瓜分式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改变游戏规则,让中国房地产发展走向正确之途。
众所周知,房地产虽然在中国如火如荼,但并非像某些开发商所说的那样,完全是来自“市场需求”因素,而在于一些更加诡秘的“潜制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形成的神圣联盟。这一神圣同盟的关键,便是“你发财、我发展,成本社会掏”的畸形增长模式。也就是说,地方官员需要通过大造政绩工程来升官发财,而房地产商们需要借助地方权力完成拆迁任务,形成最低成本的暴富,两者一拍即合。至于大量的社会与公共损失,譬如说环境破坏,失地农民的利益损失,银行的呆坏账风险乃至国家的税收损失以及后任官员的利益,则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被忽视甚至根本不予考虑的。显然,这既是一种过于短视的发展方式,也是一种利益分配严重不平衡的分配方式,甚至是一种瓜分和剥夺。在这种增长模式下,地方官员与房地产商获得了“暴利”,他们发展地方房地产的积极性不亦乐乎,房地产也很快被推波助澜地成为炙手可热的一大产业,甚至成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名曰“支柱产业”),但大多数人并不能从中分享繁荣,由此便造成了中国房地产业利益的严重分化。
许多人以为房地产的市场化等于房地产已经市场化,其实在房地产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可能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方面,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以及开发商的长袖善舞在其中的作用才是关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建海:邹涛的行动完全是出于一个公民良知的自发行为!这个事实说明,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平民阶层,都出现了批判现有的住房制度、抵抗房地产暴利的思想苗头。
在房价暴涨的形势下,公众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看护好自己的“钱袋”!虽然垄断行业可以以各种形式变相涨价,但垄断者最怕的是涨价之后公众消费量减少给他们带来的利润损失。假如邹涛发起“三年不买房”的呼吁能够兑现,实际上意味着通过我们的公众自己,以自己最理性的行动解决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其一,很多开发商可能会倾家荡产,他们掠夺的双手被戴上了镣铐,他们几年来靠掠夺手段获得的财富可能会蒸发在公众当中;其二,地方政府不再能拍卖出土地,不能靠把全体人民的土地卖给全体人民牟利了,而且撬动整个地价的杠杆被折断了;其三,对农民征地的掠夺将会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失地农民会大幅度减少;其四,房价的大幅度下跌为公众二手房存量市场的激活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