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中欧领导人会晤:克服困难 加强合作
· 时间: 2009-05-21 · 本刊记者 曾文卉

 

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因故推迟了5个多月后,于5月2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重新启动。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此次会晤格外受人瞩目。

欧洲问题专家,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裘元伦在接受《北京周报》专访时表示,第11届中欧峰会在经历风波后终于举行,这说明中国和欧盟都对对方在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性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这也是将来中欧关系发展的主线。会晤的重新启动说明双方有共同的重大利益,“双方核心的共同利益依然在经贸领域,”裘元伦说。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的同时,还将提振人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

裘元伦认为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仍将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在这方面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双方首先要把自己的经济搞好,目前中国和欧盟在经济建设方面都遇到不少难题,双方在很多方面必须共同努力”,裘元伦说。

对于合作中产生的摩擦,裘元伦认为,解决摩擦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新的合作领域。目前中欧双方正在积极谈判,准备签订新的《中欧经贸合作协定》,在这项新的协定中既注重强化既有的合作领域,也强调开辟如能源,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新的合作领域。

最后,双方还可能就改革现行的国际金融体制进行探讨。欧盟主张对现有的金融体制做出调整,中国也有类似诉求。裘元伦认为,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的地位短时间内并不会动摇,但欧洲和中国都希望适当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减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占的份量。人民币和欧元之间可以增强合作,中国可以尝试在欧洲发行一定的债券,在外汇储备中适当增加欧元所占的份额,欧盟国家在同我国进行贸易时,可以尝试进行货币互换,以方便购买对方产品。此外,中欧在制定国际金融规则、国际货币规则,在货币流入流出方面也可以加强资本领域的协调与合作。

 

妥善解决中欧分歧,减少贸易摩擦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在5月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与中国”学术战略对话会上坦承双方在某些领域存在分歧。但她强调,不应该让这些分歧“破坏欧中关系”整体发展趋势。她相信,欧中能够坦诚地讨论并解决这些分歧,建立全球新秩序,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和平与繁荣。她认为,即将在布拉格举行的欧中领导人会晤将是实现这一目标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在此之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试图说服欧盟,取消针对中国鞋类产品等有争议的反倾销关税,避免贸易摩擦。裘元伦表示,目前,欧盟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对中国商品实行“反倾销”的衡量标准被抬得相当高。经此次会晤,欧盟也应认真考虑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近年制定了很多工业技术标准和规则,尽管这些规则和标准旨在提高欧盟本地区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并非针对中国而制定,但这些标准和规则非常严格,影响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在这方面中国应同欧盟进行更多的交流、对话和协调。“中国要适应欧盟的高标准,严规格,此外,中国也应该制定自己的规则和标准,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安全度,增加欧盟对中国产品的信心”,裘元伦表示。

为减少中国和欧盟贸易摩擦,裘元伦建议,双方应该各发挥所长,比如欧盟可以在服装和纺织品领域朝着高档面料、精细做工方面努力,在这方面,中国的产品无法对它构成威胁。而中国自身也不应该一味将着力点放在低价产品及增加出口额方面,应借此时机调整制造业结构。“在全球经济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指望中国出口仍有20%到30%的增长率也是不现实的,”裘元伦说。

中欧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一般不是由政府发起,而是由某一个行业协会、或者某一个行业的几家大公司、甚至是企业家个人发起的。因此,裘元伦提醒中国企业要加强与这些机构的交流合作,多层次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邢骅认为,中欧重新启动领导人会晤意味着双方关系重回正常。“中欧领导人十一次峰会的召开,发出了一个积极的政治信号,说明中欧关系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中欧关系的基础是牢固的,厚重的,双方的关系有克服困难的这种能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中欧这两大经济体能否重新以坦诚、务实、尊重彼此关切的精神进行对话,这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