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环球观察
科索沃独立引发俄美“新冷战”?
吕 翎 · 时间: 2008-02-25 · 李俊

2008年2月17日,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科索沃总统法特米尔·塞伊迪乌(右)与总理萨奇在科索沃宣布独立后出席首次记者招待会。(徐金泉)

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同反响:美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相继予以承认,俄罗斯、塞尔维亚、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对此反对,相当一部分国家尚在观望中,准备见势在两者做出选择。其中,俄罗斯是反对派中仅次于主权国塞尔维亚态度最为强烈的。而众所周知,科索沃“独立”是美国与部分欧洲国家主导的。因此,有专家惊呼:科索沃问题似乎“掀起了俄美甚至是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的冷战”。

美国与欧盟主要国家支持科索沃“独立”无外乎两个理由:一是,科索沃只有独立后,科索沃本身乃至西巴尔干地区(包括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黑山)才能实现稳定,进而欧洲的整体安全也就得以保障。

2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承认科索沃独立的美国政府声明指出:“9年前,北约为首的国际社会以结束对科索沃人民的攻击为目的而实行了干涉,适时地阻止了暴力,从那时起科索沃建立了自己的民主机构并脱离了塞尔维亚的控制。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科索沃独立是促进地区稳定唯一可能的选项”。另一个是科索沃独立是一个“特例”。正如赖斯在美国政府声明中指出的那样:“科索沃的形势同许多独特的因素构成,如前南斯拉夫解体、种族清洗和对科索沃平民的犯罪等等,科索沃(独立)情况特殊,(因此)现在不能将其看作世界其他分离地区的先例”。

但是,从科索沃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美欧所坚持的这两个理由难以站得住脚。首先如果科索沃独立是一个有利于地区乃至欧洲稳定的唯一选项的话,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后不马上支持科索沃独立呢?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而是提出了“先标准,后地位”的解决策略,即科索沃首先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达到“八项标准”后,其最终地位才被予以考虑。可见,当时西方国家与国际社会对科索沃独立是有所忌惮的。

其次,西方专家普遍认为国际社会与西方国家是在2004年3月科索沃发生了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最大的一次民族冲突后,意识到如果科索沃地位不解决,它很难实现稳定,才逐步调整了原有政策,开始考虑优先解决科索沃最终地位了。这样,美国政府的声明中所持的理由就更说不过去了,因为1999年之后,塞尔维亚事实上已失去了对科索沃的控制,军队已全部撤离,根本没法对阿族再实施所谓的攻击。2004年3月的民族冲突是科索沃内部阿、塞两族的冲突,科索沃独立自然包括阿、塞两族以及它们分别聚居的地区,请问如何能制止这样的冲突发生呢?

第三,即使美欧国家是基于科索沃90%的居民是阿族人,考虑了他们的要求,使科索沃大部分居民与地区稳定下来,进而科索沃整体稳定就得到很大的保障。那么这只能说明了西方国家这样做是受到了阿族民族主义分子的“胁迫”,而绝不是赖斯说得那些理由。

第二个理由更显得荒唐了,世界上哪有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呢?所谓世界其他国家的分离地区与科索沃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在于科索沃“独立”得到了美欧主要国家的支持,而其他地区可能得不到这种支持。但是,现在不支持,谁能保证西方将来不支持呢?

因此,俄罗斯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俄总统普京指出欧洲国家是在实行“双重标准”,应当感到“羞耻”;美欧国家支持科索沃“独立”公开了违反了国际法、联合国宪章以及联合国安理会解决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是“可怕的先例”,它打破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来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必将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后果,那些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终有一天将自食其果,遭到报应。因此,甚至连西方的评论家都指出俄罗斯的反对比美欧国家的支持更显得有理有据,俄罗斯无疑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其实,不论美欧支持还是俄罗斯反对,都有真实的意图蕴含其中。美国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美国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理由是防止科索沃发生人道灾维,其真实目的是推翻“欧洲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米洛舍维奇政权。现在塞尔维亚在美欧的推动下已实现民主转型,但美国仍坚持原有的逻辑“削弱塞尔维亚”,所以连曾任美国巴尔干特使的霍尔布鲁克都不得不指出美国这样做有些“逻辑混乱”。其次,在美国生活着大量的阿族裔移民,他们组成游说集团,在科索沃问题上对美国国会施加影响,使美国的一些政客们体会到“科索沃阿族确实受到塞尔维亚的压迫,其权利和要求应该得到满足。”第三,科索沃战争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9•11之后,又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独立”可使其及早抽身巴尔干,全身致力于处理中东事务。

欧盟国家的考虑是科索沃终究是一个欧洲问题,欧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部分成员国对科索沃单方面独立的后果十分担忧,但多数国家一方面迫于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期望科索沃“独立”后,科阿族能致力于“正常国家”建设,实现民族和解与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最终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所以英、法、德、意等多数国家表示愿意追随美国。

俄罗斯如此强硬,主要因为:一方面俄罗斯通过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出口,使其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恢复,具备了在科索沃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的资本。另一方面,俄罗斯之前与西方有过合作,但很难被其视为平等的伙伴,又受到美国在捷克、波兰建立反导系统等问题的刺激,因此随着国力增强,大国心理恢复,采取西方支持什么,俄就反对什么的政策,以示对抗并凸显其国际影响力。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索沃问题给俄、美甚至是俄与西方之间提供了博弈的舞台。早在科索沃“独立”之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就已经恶化了。美国在捷克与波兰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无疑刺到了俄罗斯“最敏感的神经”。俄罗斯在科索沃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分歧是这种关系的一种反映,而并不是决定因素。有部分学者认为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因为国内有车臣问题,以防后患。但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早在1999年,俄罗斯因为有车臣问题而反对北约干涉科索沃,但最后还不是与西方妥协了吗?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塞尔维亚是个小国,而俄罗斯是个大国,因此,西方国家绝不可能像处理科索沃问题那样来干涉车臣问题。

早在科索沃未来地位谈判时,西方国家许多学者甚至官员指出俄罗斯最终在科索沃问题上与西方妥协,因为俄罗斯在巴尔干已确实没有什么利益可言。但是现在情况有所改变。1月25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和塞尔维亚基建部长伊利奇签署了《石油、天然气能源合作协议》和《收购塞石油公司基本条件意向书》。根据协议,塞尔维亚将加入俄罗斯南部天然气管道项目--“南溪”计划,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从南部天然气管道中向北分出一条主要支线,穿过塞南部地区,向欧洲供气。

正如普京在签署仪式后说的那样:“这一管道网络将经久耐用,非常重要,高效。塞尔维亚将成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中转枢纽之一。不仅塞尔维亚,整个欧洲都将得到长期和稳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因此,塞尔维亚的地缘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此外,俄天然气公司还斥资约5.86亿美元收购塞尔维亚国家石油公司--“尼什”51%的股份,俄收购价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塞政府甚至拒绝了欧盟国家的公司竞标,西方舆论普遍指出这是塞以此交换俄在科索沃问题对其的支持。俄还承诺在2012年前向塞尔维亚国家石油公司投资大约7.3亿美元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在塞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建造一个能储存3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地下储气库和炼油厂。

因此,可以说,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有了实际利益,俄塞两国也有了切实的经济利益。可以预见未来俄与美国乃至西方国家围绕能源、科索沃、反导、北约东扩等问题的争斗将长期存在下去。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