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30年:变迁·回顾·思考>>> 30年博文
三十年前我曾自己组装电视
· 时间: 2008-11-24 ·

 

1978年谁家有台电视机还真是件了不起的大事,首先是家中没有钱,那年月谁家能有上百元的储蓄,就算是富户了,每月月底前不借钱就是好家境了。虽然当时只能收到中央台两个频道的节目,对当时还年轻的我,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产生了自己组装一台电视的念头。

坦白的讲,我对电视机的原理一窍不通,也不知从何处着手,当时厂里有个同事的哥哥曾经给另一个同事组装了一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我便前去打听。同事说:“电视机是个复杂的电器,跟你说你也不懂”。出于对电视的爱好,自己就想一试身手。于是我就买了一本《电子管电视机的原理与组装》(这也是当时书店里唯一能买到的有关电视机的书,至今仍藏于家中),细细读了,也就开始了我的制作历程。

底壳用白铁打的,变压器及交变线圈是用圆珠笔肝做骨架自己绕的,买齐了电阻电容、电子管,耗费了两个多月的功夫,制成了我的第一台电子管9吋电视机。没有机壳,就裸露着放在桌子上,硕大的底板,闪烁的电子管灯丝,粗粗细细的连线,连接到用报纸垫起来的9吋黑白显像管上。成了我们厂职工宿舍唯一有电视的家庭。晚饭后,大人孩子会挤得屋子满满当当。由于我住的是厂区的宿舍,晚上上夜班、下中班的职工利用交接班前后等班车的空档,到我家去看电视。

记得当时播完新闻联播后,既没有广告,节目也没有什么花样,有的就是单本的电视剧和老电影。当时进口了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使得万人空巷,一连看了好多天。和我熟悉的上夜班的职工先跑到我家,看一段电视剧再去接班。一屋子人挤得家里水泄不通。

有一个时期播放审判四人帮,下了夜班的职工就先到我家中看电视,站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歪着脖子跷着脚,一边看电视一边看表,等到快发车了才恋恋不舍的去赶班车。我的那台“小人书”(对9寸电视的戏称),满足了当时许多人的眼福。现在偶然遇到当时老宿舍同事的孩子,现在已经都是四十开外的成年人了,见了我第一面还说:“徐叔,你当时可是我们全院孩子公认的英雄,天天到你家去过瘾”。看看那时孩子眼中的英雄,就是因为我组装了一台黑白的9寸电视机。

记得没有几年,黑白电视机就逐渐多了起来,因为我们厂区宿舍是在郊区,电视信号差,同事就让我帮着做天线,调试新买的电视机。其中有个同事买了台新电视,怎么也调不清楚,被他老婆骂的跑去找我,说老婆骂他手气不好,人家买台电视都清清楚楚,单单他买的电视机模模糊糊。我去他家一看,忙作解释,不是老单(同事姓单)手气不好,是老单买的牌子不好。同事纳闷,怎么说牌子不好。原来是老单买的是日本三洋的,日本电视考虑的是稳定的供电电压,大功率的电视发射塔,电视机的设计没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国情。中国电视厂家,都考虑到当时各地电厂供电不足,设计电压多是宽频,考虑到电视台发射功率低,电视机高频头灵敏度高,所以日本进口的电视机跟不上国产的清楚。老单这才恍然大悟,老婆也不再骂他手气不好了。

三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民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用电视机可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最大的家用电器之一,从无到有(有的家庭还有两台三台),从黑白到彩色,从9吋到大屏幕,从显像管到液晶,而且价钱越来越便宜。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多,从当初看中央台两个节目,且晚上10点就停播了,到现在看六七十个节目甚至上百个节目,一天二十四小时播出,新闻随时滚动直播。电视机的变化是我们三十年来,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