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一池三金”:一条鲟鱼游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5-08-06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在四川雅安天全县的青山绿水间,一口口循环养殖池泛着粼粼波光,这里孕育着中国顶级的鱼子酱,也游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创新实践的“一池三金”模式,正在重新定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生动样本。

  

  图 1:四川雅安的鱼子酱基地

  走进润兆渔业的养殖基地,智能化的循环水系统、严格的水质监控、标准化的加工车间,处处彰显着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墙上张贴的“三金”分配公示表: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股份分红,三栏数字清晰地记录着农户们的多元收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创新机制让农户从单纯的“打工者”变成了“合伙人”,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以前养鱼靠天吃饭,现在不仅有稳定工资,年底还能分红。”在天全基地工作的张大姐笑着说。这样的收入结构,在当地曾经难以想象。润兆渔业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冷水资源,更激活了农村的发展动能。

  在品牌展示中心,“芙思塔”鱼子酱的礼盒陈列柜前,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向全球客户介绍产品。从深山养殖池到国际高端市场,这条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多方智慧。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村集体组织农户参与生产,三方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了乡村振兴的"黄金三角"。

  

  图 2:品牌展示中心

  然而,这条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青年人才短缺的困境、生态保护的平衡等问题,时刻考验着模式的可持续性。润兆渔业正在尝试用“数字赋能”破局:数字技术追溯产品品质,智能合约规范利益分配,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这些探索让传统渔业焕发新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夕阳西下,养殖基地的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也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这个因鲟鱼而改变的乡村里,“一池三金”不仅是一种分配机制,更代表着一种发展理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这条游动的鲟鱼,正带着乡村振兴的希望,游向更广阔的天地。(中央民族大学 周子苈)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