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年人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这个浪漫节日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而2009年不同寻常的经济形势对于追求爱情幸福的人们来说也许是个福音。
除了鲜花、巧克力、烛光晚餐,在这一天登记结婚也成为一种特别的庆祝方式,来自各地婚姻登记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情人节当天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数创了一年中最高纪录并比上年有较大增加。北京市共有2689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创了继去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又一个单日新人登记的最高记录,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00对。在上海这一数字是2662对, 也比去年情人节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蔓延,在经历了外贸出口下降、制造业裁员之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渗透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改变,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家庭观念。也许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为生计、事业奔波忙碌的人们往往才更加重视感情幸福和家庭的稳定。
长久以来,家庭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有句古语叫“有情人终成眷属”。对中国人来说,婚姻应该是恋爱的最完美的结果。而婚姻最完美的形式就是夫妻双方能恩爱一生,白头偕老。
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行让中国人的爱情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过去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婚姻的传统,中国人现在更愿意、也能够选择自由的恋爱、自主的爱情和婚姻。丁克家庭、离婚再婚,甚至未婚同居都从新奇事物变成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更是让恋爱的形式丰富了许多。网恋也成为人们选择伴侣的一种方式,由网恋而结为夫妻的越来越多。
尽管人们可选择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婚姻家庭依然是的大多数中国人最认可的方式。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父母依然会为到了婚龄而仍未婚的子女焦急,只不过今天他们会采取替子女去相亲这样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据报道,2月14日这天在南宁举办的一个名为“妈妈相亲团”大型免费诚信交友活动就吸收了一万多人来参加,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专程为儿女相亲的父母。
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高速发展让中国人思想更活跃、更开放,家庭似乎不再具有以前曾经有过的牢不可破的稳定性。有报道说,在中国各地,“情人节”,除了鲜花与巧克力的销售商狠赚了一笔外,“私家侦探社”业务也猛增,许多雇主不计较费用,只想知道“另一半”在“情人节”时最“私密”的活动。看起来维护家庭的稳定也成为了情人节的一项新增的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