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无关
记者:我国外贸顺差较高是西方攻击人民币汇率的一个焦点,您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否跟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有关?
何伟文:2005至2008年间,我国外贸顺差迅速增加。有趣的是,这几年也正好是人民币兑美元浮动上升、累计升值21.2%的时期。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变化,顺差则减少了差不多1000亿美元,为1960.6亿美元。显然,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外贸顺差并无直接关联。
目前中国外贸虽有较大顺差,但不同贸易伙伴却相差很大。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总额553亿美元。其中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合计出现1014.6亿美元逆差,对美国和欧盟则分别有770.5亿美元和620.3亿美元顺差。
但此期间人民币对日元下跌,对美元平稳,对欧元先升后跌。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贸易加权汇率,日韩台占人民币权重31.6%。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为21%和18.6%。对权重最大的部分,中国反而是逆差。怎么能用汇率来解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呢?
其实,导致中国外贸顺差的主因是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具体环节,以及在产业链中形成的国际货物流。这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德国和东欧国家之间也体现得很明显。
1997年至2009年,美国对全球出口累计增长53.7%,对中国出口则增长443.4%,是前者速度的8.26倍。如果人民币汇率低估,何来这一相反结果?此间,美对华出口增速是自华进口增速的1.19倍,同期美国对全球贸易的格局却恰恰相反,进口增速是出口增速的1.47倍。
这显然说明人民币与美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相比,汇率并没有低估,相反对美国略微有利。
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是美国的失衡
记者: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作了题为《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导致美国失业》报告,认为由于对华贸易逆差,7年来中国共造成美国241万人失业。这一结论是否科学?
何伟文:这个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1999年、2000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117.7亿美元和151亿美元,美国就业也分别增加317.2万人和200.5万人;2001年,美对华逆差减少,就业反而减少了178万人,而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变动;2008年,美国制造业失业增加47.3万人,2009年猛增152.3万人,对华逆差却比上年锐减412亿美元,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无变化。
显然,美国的失业问题同中国外贸顺差、人民币汇率都没关联。
美国失业率变化的根子在于经济周期和生产率。2001—2003年,美国制造业生产合计下降5.01%,生产率提高15.15%,理论上就业应减少302万人,实际减少289.6万人,非常接近。2008—2009年合计制造业生产下降9.6%,生产率提高5.9%,理论上就业应减少190.7万人,实际是199.6万人,也非常接近。这又证明同人民币汇率没有关联。
至于西方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失衡也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这更不合理。且不说早已成定论的国际金融危机根源于华尔街的贪婪和美国金融监管失控,就拿现在流行的世界经济失衡论调来看,其实主要也只是美国的失衡,更具体地说是美国经常收支逆差太大,其他逆差国金额不大。
2009年,美国经常收支逆差大幅减少,原因主要是贸易逆差大减了3152.6亿美元,其中63%来自矿物燃料(主要是原油)贸易逆差的减少。美国逆差的首要原因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的一个基石是油价。油价的核心是解决美英期货交易的投机,即金融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美国逆差问题才算解决了一大部分。
美国贸易逆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公司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转产国外,设立子公司,再从子公司进口,即“自己买自己”。按2007年基数,如果没有这一项,逆差要减少2345亿美元,占当年贸易逆差28.2%。
因此,解决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理应负起主要责任,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好,而不要老是责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