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受访专家分析,根据新疆的能源、资源特点,可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专家认为,在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加工、深加工企业时,需统筹考虑油气外送与疆内加工转化的关系,增加当地下游产品开发企业所需油气供应,可将资源开发产生的收益尽可能多地留在新疆。同时,可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中央投入比重,提供更多资源储备量,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基地。并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等等。而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广阔,可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点的旅游项目,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向西开放空间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与8个国家接壤,具有成为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的地缘与区位优势。因此,中央提出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外开放。
据了解,根据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东欧市场需求,将在喀什、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将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这都将给新疆提供对内对外特别是向西开放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大通道,新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的铁路、公路、民航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全面提速,重点推动“中-吉-乌”等铁路大通道建设,提高“中-巴”等国际公路的等级和通过能力。
仅以公路为例,本刊从交通部门获悉,交通运输部与新疆自治区政府已签署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会谈纪要,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今后5年内,新疆预计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200亿至1500亿元,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约7.5万至8万公里,使交通运输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新疆将实现区内骨架干线高速化,主要是乌鲁木齐绕城、吐鲁番至喀什、奎屯至阿勒泰、克拉玛依至塔城等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强国省道改造及兵团干线公路建设,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支持力度,打通断头路,建设技术等级较高的旅游路、产业路,尽快实现重要一类口岸公路高等级化;以天山北坡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乌昌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和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新形势下的屯垦戍边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肯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并给予兵团同等享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持政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研室原主任周嘉锡认为,这是兵团进入大发展快车道的重要信号。“中央提出要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兵团特殊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增强兵团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将使兵团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发挥屯垦戍边作用。”
受访专家介绍,从政策支持的角度上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持政策,兵团同样适用;对困难地区和对口支援受援地区的政策,所在地兵团团场同样适用。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着手打破棉花“一家独大”的局面,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蔬菜种植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形成棉花、果蔬和畜牧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到2015年力争果蔬园艺业和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实施4个“千亿工程”。到2020年,新疆兵团争取食品饮料及饲料、制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煤电和煤化工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石油化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新疆既是我国多民族聚集地区,又是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各族群众盼发展、谋富裕、思稳定、讲团结、促和谐的愿望十分强烈。”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认为,当前,需切实把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来,只有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力,形成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好地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记者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