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订阅方式 邮件订阅 手机报
 
 

 

首页 要闻 国内 国际
访谈 经济 人物 文件
陈国鹰:严格执法是推进环保的最有效途径
本刊记者 郑阳 • 2015-03-1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 陈国鹰 环境保护 严格执法
打印
纠错 字号:

 

目前,在全国每月公布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省在排名前十的最差城市中往往要占到六到七个席位,这给身为河北环保厅厅长的陈国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他成为了两会期间媒体追逐的焦点。

陈国鹰表示,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压力,让河北省在治理污染方面充满了动力和决心,“宁可伤筋动骨,也要实现环境的脱胎换骨;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GDP和财政收入,也要坚决打赢环境治理的攻坚战。”

去年,河北省全年经济增速确实下降至6.5%,低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左右,但是煤炭消费减少了1500万吨,首次实现了负增长,空气质量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平均减少了14天。

陈国鹰坦言,由于产业结构和特殊地理区位的原因,河北省环境治理的任务重、难度大,过去企业偷排偷放和数据造假行为较为普遍,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和不作为,导致了环保不守法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他看来,严格执法才是推进环保最有效的途径。在“非常给力”的新环保法的帮助下,河北省在未来会将工作重心从围绕设施改造的“工程减排”转向加强执法监督的“环境减排”, 对排污企业实行按日计罚,同时严厉查处环境监管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

自新环保法于2015年初实施以来,河北省全省环保部门在一月和二月两个月里,总共受理了2588件环境举报事项;抓获环境犯罪嫌疑人285人,查处环境违法治安案件343件,处理环境违法人员423人;公开查处了15家污水排放超标企业,对不按要求整改的单位启动了按日计罚。

在谈到京津冀三地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控方面,陈国鹰透露,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共同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深入治理方案,详细规划了未来三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行动。他认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要坚持生态环境先行,尽快实现三地排放标准和监管执法的统一。

但是同时他也认为,要实现区域性的综合治理,首先是要把河北省自己的污染源降下来,因此会在未来一年加强实施减少消耗总量、清洁煤炭、对企业设备改造等八大控煤工程,同时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陈国鹰还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严密大环保体系,全方位落实新环保法。

 

微信关注 北京周报

微信号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ca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