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印
| 纠错 | 字号:小 中 大 |
【民主监督】政协开展批评和监督不够的情况确实存在
记者:我们不少媒体注意到,这些年来政协在参政议政方面开展了不少的工作,表现得比较活跃和积极,但是批评和监督的声音还是比较少,请问吕新华新闻发言人,在当前这样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们政协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吕新华:你谈到的政协开展批评和监督不够的情况确实存在。政协章程明确规定,政协要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国政协要切实强化民主监督职能,作到要开展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围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环卫工人合法权益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等问题进行监督,如实反映情况,坦率提出批评和建设性意见,促进相关工作的改进和落实。
【参政议政】去年民主党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114件
记者:很多公众关注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情况,请问发言人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去年一年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反映民意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吕新华:我用一些数字来回答您的问题。去年,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深入十余省市、200多家基层单位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114件,其中102件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各民主党派中央还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比如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仅民建中央及其发起的扶贫基金会就为地震灾区捐献2172万元的款物。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环保部等九个中央国家机关聘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539人次。他们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协助中共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双周协商】已成政协协商民主的经常性平台
记者:2013年10月份全国政协重启了因文化大革命中断多年的“双周”座谈会制度,2014年举行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因为小切口、大问题和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请发言人具体介绍双周协商座谈会取得了哪些成效?
吕新华: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二届全国政协新的协商形式,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所以是我们全国政协一张亮丽的名片。去年围绕化解产能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等问题,举办过19次协商活动,全部都是俞主席亲自主持。座谈会上委员们的意见如实快捷地报送给党中央、国务院,不少被采纳落实,效果很好。
我举一个例子,姚明委员去年四月参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时,建议将体育赛事审批改为备案。他的意见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并体现在去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意见建议时,对姚明说,我们文件的有关表述与你之前提的意见有直接关系。这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典型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