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40年,合作成就“特殊”关系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德40年,合作成就“特殊”关系
• 2012-10-12 • 来源:2012年10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德国民意调查机构Forsa今年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中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惧”的减少到30%,比前一年减少10个百分点;68%的受访者愿意接受中国成为日益强势的经济大国。

1983年,在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外的安亭,中国第一辆大众汽车悄然下线。当时,上海大众、一汽大众还不存在。德国大众只是在几个月前与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签订了“试验性生产”100台大众桑塔纳汽车的协议。

“当时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工业化普遍持谨慎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时任德国大众董事长的卡尔·哈恩后来回忆道。

基于对中国市场前途的别样评判,大众是极少数对中国发出积极信号的外国厂商之一。双方谈判自1978年开始,先是讨论年产15万辆,后又缩减到3万辆,还有技术转让、投资保护等一大堆细节,无不考验着双方的诚心与耐心。

1984年10月,中德在两国总理见证下签订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树起一座中德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截至2011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投资已累计124亿欧元,员工从最初不到两千人增至近5万人,汽车年销量从最早的几万辆增至220多万辆。

德国大众的故事只是中德合作众多佳话中的一个。站在10月中德建交4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首往昔,人们会发现,中德经济合作已从量变走向质变,从青涩转为成熟,从单一变得丰富,新的、更精彩的故事还在上演。

 

四十年,沧海桑田

2012年8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一群高规格客人。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等7位内阁成员、2位国务秘书(副部级)和西门子、巴斯夫等20多家大企业掌门人参加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共言中德和中欧合作大计。

用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的话说,德国“只与我们在世界上最紧密的伙伴举行这种磋商”。而对中国而言,这也是北京首次与西方国家建立类似政府间机制。在温家宝总理带领下,中国这次派出由8位部长和5位副部长组成的豪华阵容。两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释出明确信号:中德具有全方位发展双边关系的强烈共同意愿,两国2010年正式确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绝非一纸空洞声明。

温家宝在今年4月中德工商峰会上谈到中德建交40年时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总体保持顺利发展,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目前,双方合作正处于“最广泛、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回首40年,经贸合作无疑是中德关系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从两次中德政府磋商后发布的联合公报看,双方列明的政治性共识一般有5至6条,接着便是多达十几条的经济关系条款,每次都占据公报的“半壁江山”,涉及贸易、投资、可再生能源、金融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等方方面面。

“过去40年我们所见证的中德经贸关系发展,是建交时最乐观的人也没有估计到的。”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吴建民感慨道。

一组数字可以大体勾勒出中德经贸的成长轨迹:40年来,中德双边贸易由建交之初的2.75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690亿美元,增长约615倍,双方互为在各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正向2015年实现贸易额28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截至2011年,德国在华设立企业7000多家,投资项目7500余个,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93亿美元。

目前,两国的经贸关系仍处于扩大阶段,不少观察家将中德关系归为“特殊关系”。自从社民党人施罗德担任总理开始,德国日益倚重出口。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3以及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将近一半都来源于出口。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德国政治的突出意义:2011年,德国对华出口多年来增幅一直远超对其他国家出口为德国经济增长做出了0.5个百分点的贡献。中国很快就将取代美国,成为德国商品在欧洲以外的最重要的买家。

反过来,从中国角度看,德国是最重要的欧盟国家,不仅因为它是最强大的,也因为相比于最大程度上依赖金融行业的英国,德国经济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对技术转让的需求。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输出最多的国家,累计输出技术近1.6万项,合同金额超过510亿美元,约占中国自欧盟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38%。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74城市年底发布空气质量数据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国考”10月15日起开始报名
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中国代表说中方愿推动联大发挥更有效作用
伊拉克与捷克签订经济合作与贸易协议
美前财长称财政整顿难以独撑经济增长
美日韩将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举行三方会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包饺子庆祝获奖 颁奖仪式12月10日举行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