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看中国的和平发展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德国汉学家看中国的和平发展
本网记者 曾文卉 • 2011-10-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高级教授瓦格纳(Rudolf G. Wagner )

“和平发展”是中国多次向国际社会宣告的发展道路。201196,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并在白皮书中声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在德国汉学家瓦格纳教授以及耶格尔博士看来,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也反映了中国目前发展的现实需求。

 

和平发展是一项明智之举

近期来中国参加“启蒙之对话”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高级教授瓦格纳(Rudolf G. Wagner  )对《北京周报》说,在世界权力重心在不同的国家转移时,各个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各不相同。军事扩张作为其中之一曾经被德国和日本先后采用,但带来的结果却很惨烈。中国在过去30年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允许中国发展并争取自己的合理地位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政府一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制定的正确而又明智的战略。

在瓦格纳看来,中国古代建立的国家从根本来说上并没有什么对外扩张的兴趣:“部分原因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北部被冰雪覆盖,西部黄沙绵延,东部是汪洋大海,剩下值得占领的也就没多少了。要知道,占领一块戈壁对统治者来说绝不是一件美事儿。” 瓦格纳笑着调侃。因此,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一向坚守努力同邻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的传统。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74城市年底发布空气质量数据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国考”10月15日起开始报名
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中国代表说中方愿推动联大发挥更有效作用
伊拉克与捷克签订经济合作与贸易协议
美前财长称财政整顿难以独撑经济增长
美日韩将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举行三方会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包饺子庆祝获奖 颁奖仪式12月10日举行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