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另类讨薪”呼唤制度救济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网络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人民日报:“另类讨薪”呼唤制度救济
• 2012-10-23 •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农妇“苗翠花”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讨薪视频,近日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21日,视频策划者现身讲述拍摄过程,说明为什么要采用如此奇特的“点子”。

近年来,从拜河神到跪求范仲淹像,再到举行“网上讨薪发布会”,农民工“另类讨薪”的方式不时出现。讨薪,仿佛成了比拼创意的“技术活”。然而舆论总是喜新厌旧,若非剑走偏锋的奇招、出其不意的怪招、动人心弦的狠招,很难引起关注。无论高人指点还是自己出招,这种吸引眼球的讨薪方式演绎下去,恐怕越来越难以为继。

既然如此,为什么“另类讨薪”仍然不断花样翻新,并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这当中既有少数“成功案例”出奇制胜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比如,“苗翠花”录制视频到网上发布之前,“法律程序和上访程序都走完了,没有用”。再比如,一些农民工就是在欠薪者“法院判决就是一张废纸”的叫嚣下,把求助的目光从现实投向了网络世界。

讨薪,本该有理直气壮的底气,而不是被屈辱所取代;本该有尊严,而不是沦为悲情的代名词。“法律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如果欠薪方尊重法律,如果职能部门守土有责,如果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制度化渠道有效,农民工何须求助于网络?正如有学者所言,利益表达是要付出代价的,坚持持续不断的利益表达,其成本很高,靠公民个人之力很难承担。“苗翠花”自陈不知“啥是外交部”,却要模仿外交部发言人为自己讨薪,这更说明,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来说,他们不善于表达,也不长于维护自身权益,这就更加需要常态化的制度救济。

而对职能部门来说,农民工“上网讨薪”,未尝不是一种提醒。农民工既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为何不顺势而为,把网络变成制度性的维权渠道?在网络化时代,通过网络机制维护群众权益,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群众可通过登录相关网页、发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反映信访诉求,而工作人员能直接在网上处理群众投诉。这些地方的创新实践说明,只有铺设民意通达的“高速路”,开通化解诉求的“快车道”,社会矛盾才可能消弭于无形之中。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世上没有说服不了的民众,只有无意说服民众的冷漠;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有放任矛盾越滚越大的失职。在社会转型期,更需要尊重民众的多元化利益表达,更应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只有利益协调机制跑在前面,人们的正当权益及时得到维护,社会运行才能健康有序。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在京首演
中国十五地级市“高配”副省级市委书记
中国代表团在朝鲜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以色列两大主要政党宣布将合并参加议会选举
第四届亚欧劳工和就业部长会议在越南召开
越南将成俄罗斯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
国防部否认中国将试射反卫星导弹
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报告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再度“倒戈”支持奥巴马
浙江温岭虐童幼师被刑拘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