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热”能带动“文学热”吗?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网络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莫言热”能带动“文学热”吗?
• 2012-10-16 • 来源:新华社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中国文学“百年诺奖焦虑”一朝治愈,中国书市瞬间“莫言纸贵”。人们在祝贺、欣喜之余,更瞻望“莫言热”能带动“文学热”,提升全民“悦读”氛围。

一个奖项和一个作家,能带来文学热的复兴吗?乐观者说:莫言又让我们看到了七十年代末以降的“黄金十年”里诗人和作家享有的荣耀。莫言却说,“阅读热”的周期可能只有“一个月”,然后一切又回归正常。

 

莫言获奖引燃“文学中国”话题

半个多月以来,围绕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持续发酵,如莫言所说“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11日尘埃落定之后,关于莫言与“文学中国”的议论仍在持续。

不少人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国崛起在文化领域内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就表示,这是对一百多年来中国作家的肯定,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提升。

网络也有不同声音,知名媒体人杨澜在微博中坦言,莫言得的是文学奖,是个人奖,那是肯定他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洞见与刻画。大可不必和文学复兴扯在一起。

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的网民也有不少,网友“罗崇敏”表示,文学是一个纯粹个人化创作,不是集体劳动,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无一席之地。

80后作家蒋方舟说,莫言获奖对年轻作家而言,是坚持本土化写作的鼓励,“知道在中国坚持写作并不是一件可悲可笑的事情。”

也有人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观察莫言获奖,作家麦家就表示,如果谁被诺奖认可,对中国文学是幸事,至少可激发更多人关注文学,哪怕是暂时的,中国文学已快被娱乐逼死了,“文学死了,中国人只剩下钱了。”

莫言获奖再次触动了许多人尘封已久的文学情怀。新浪网友“皮蛋”在微博中说,莫言首获诺奖,其意义不仅在诺奖,还在于能否唤起这个民族沉睡的文学梦想。记得年少时,作家、诗人还不是贬义词。那时,还抨击拜金主义。现今,理想缺失。从文学中重拾营养,或许可以让社会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善意,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内涵。

 

“莫言热”乍起 “文学热”难再

莫言获奖,其作品随之大热。国内各大城市实体书店,莫言的小说、文集一书难求,当当、亚马逊等网商都在图书首页推出了莫言作品专区,不过书基本上被抢空,处于缺货状态。淘宝  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1日晚8点到12日早8点,买家在12小时内疯狂下单2600多笔购买莫言作品。

13日中午,在福州市鼓屏路的晓风书屋内,记者采访了前来购书的一位王先生,他说自己之前只是通过电影《红高粱》知道莫言,并没有读过莫言的有关小说。诺奖揭晓后,自己是专门来买莫言作品的,“准备多买几本,除了自己看,也给上中学的孩子当课外阅读,可惜找了几个书店都没有买到书。”

莫言的文学创作横亘30多年,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备受关注的经典作家,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一度热映。但在莫言获奖之后的网络调查显示,59%的受访者从未读过莫言作品。不少网民更直言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重要作家。

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何同彬说,在当前社会情境下,纯文学作家和作品要进入公共文化视野非常困难,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等一回”自然轰动,但更多人只是将其看做一起新闻事件、一个话题、一次商机,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反而淡薄。 

谈到获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莫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应该会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不可高估,因为文学是一个相对落寞的领域。不可能像电影或者其他的媒体,能否吸引那么广大的观众。”

 

“严肃的文学不可能是热闹的”

莫言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严肃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是热闹的,如果他特别热闹,就显得不正常。并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一首诗万人传诵,一部小说发表引起全社会轰动”的文学胜景不可再现。

厦门市作协副主席朱水涌教授认为,新时期以来,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纯文学创作已具备和世界文学对话的水平,但经过20多年的分化之后,中国当代文学版图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弱化,通俗文学、类型文学成为市场主流,纯文学创作与阅读的人群不会因为莫言获奖而发生骤然改变,肯定还是“少数派”。

福州一中语文老师赵坤在12日的课堂上和学生们讨论了莫言,他说,班上大部分人知道莫言,也知道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和《丰乳肥臀》,但读过他作品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们似乎更喜欢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文字,比如韩寒、郭敬明的作品。

福州一中高三八班学生陈晓宇说,自己平时喜欢看短篇散文,很少看长篇文学作品,因为要读书,时间比较分散,短篇文章可以一次性看完,现在一年下来,可以看十多本书,莫言的《蛙》也有接触,但是没有读下去。

何同彬认为,莫言、贾平凹、张炜等这一批作家,其主要表现的还是“乡土中国”的五光十色,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类文学类型已渐感疏离,他们有自己时代的“文化英雄”与阅读偶像。此外,随着影视、网络的兴盛,现在的文学消费已呈现多元化、碎片化、随意化的趋向。

朱水涌说,在任何时代,人类的心灵都需要伟大的作家和作品,文学艺术的功能和魅力不会被替代,当下人们对文学的疏离是社会转型、分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同时,经典作家和优秀作品也需要时间不断淘洗。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11月举办
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全面打响十八大安全保卫战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 明年招收300名本科生
证监会公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流程与进度
温家宝看望柬埔寨太后国王并会见柬埔寨首相
中国代表对巴勒斯坦问题和叙利亚问题表示关切
以色列议会宣布解散并决定提前举行选举
法国将大幅减少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美纽约制造业活动一年多来首现连续三个月萎缩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等就西哈努克逝世致唁电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