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印
| 纠错 | 字号:小 中 大 |
(三)新命题绘就新图景
“6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
沿着自东向西穿过万隆市中心的亚非大街,从当年多数代表团入住的萨沃尔-霍曼饭店信步走到1955年万隆会议会场独立大厦,距离不过百米。
为期两天的亚非领导人会议在雅加达闭幕后,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前往万隆,同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当年先贤走过的路程。这一“历史性步行”是印尼纪念万隆会议的传统环节。
“这段‘历史性步行’象征着亚非国家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并肩前行。”印尼外交部发言人纳西尔告诉新华社记者。
60年前,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在万隆说,“这是世界历史上新的起点”。而在美国著名史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看来,20世纪是非西方世界复兴的世纪,其中,“1955年的万隆会议可以被看作是象征时刻。此时,非西方世界大声说,它必须在世界政治中得到认真对待”。
历史的足音回荡耳际。
“新形势下,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亚非合作。”习近平主席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的响亮声音,再次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担当。
“建设命运共同体,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习近平的讲话,直接呼应着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
六十年一甲子,亚非各国联系更紧密、利益更交融,不但是求同存异、交流互鉴的和平共存体,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所有国家一样,亚非国家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李卓辉说,一年多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不久前博鳌亚洲论坛,又倡议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而习主席这次表示要继承和弘扬万隆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把万隆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万隆精神的世界意义。
从区域性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世界观的哲理表达,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将目光投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亚非新未来、人类新图景。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每60年是一个纪年循环。亚非合作走过了60个春秋,正来到一个新的起点上。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弘扬万隆精神,共同实现亚非振兴梦想,为亚非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