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纪念中国抗战胜利69周年
• 2014-09-03 •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六) “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二战后近70年来,整个世界都在努力避免一次新的世界大战。但一些国家却总是想给战争的记忆贴上封条,突破战后的各种国际规则和制度,在隐瞒、遗忘与歪曲中,重新走上历史的老路。

今天的和平,不是在一片空地上构建的大厦,而是在战后秩序这个基本框架中建设起来的。离开这一框架,突破这一框架,得来的不会是和平而只能是战争危险。确保二战以来国际秩序的成果,是亚洲和平和世界和平的基础,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一砖一瓦都动摇不得。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为基础,才谈得上遏制并清除法西斯主义思潮的生存土壤。

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引来国际社会强烈不满。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挑战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的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侵略历史;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威胁的是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二战结束已近70年,这些闹剧仍不断在日本上演,充分表明,日本建立的所谓和平体制并没有对军国主义的复活形成有效的遏制。现在,安倍政府又要借修改宪法来实现重新武装,日本不仅要做政治大国,还要做军事大国,怎能让爱好和平的亚洲和世界人民放心?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构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根据这两个文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因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仅是岛屿的归属问题,更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还要不要捍卫,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还要不要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还要不要遵守?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国在这些问题上与日本较量,坚持要求归还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为的就是要确保战后秩序,不给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任何可乘之机。

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危险倾向已经有所警觉。美国《时代》周刊指出,日本正扩张自己的军事影响,梦想建立一种“新的世界格局”;《华尔街日报》则将安倍称为“亚洲最危险的人物”;英国前驻日大使休·科塔齐更是撰文警告“玩火者很可能引火烧身”。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看到,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纵容和绥靖只会放虎归山、贻害无穷。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谈道:1945年日本战败后,昨天还很残暴的日本军人整齐列队,将新加坡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此“敏捷”的转身,使他“心里泛起一阵寒意”。和平,在日本就好像双脚踏在一块浮冰之上,虽然一夜间换了站姿,但对于脚下一直在融化的基础,这么多年却始终视而不见。二战后,日本能否走和平道路,能否取信于亚洲人民,最重要的一个“量度”,就是日本能否自觉接受战后国际法规和国际秩序,遵守战后和平宪法。日本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只有清醒地面对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的罪行,并且采取实际行动清除军国主义思潮,才能重新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

69年前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伴着电波杂音播出的《终战诏书》中,并未出现“投降”的字眼。直到今天,日本政府和媒体仍将“8·15”称为“终战日”,而非“战败日”和悔罪的日子。究其实质,军国主义是政治的,更是思想的、文化的以及社会心理的。战后的日本没有完成清理的任务,这是亚洲的真正危险所在。

(七)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说,“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回望历史,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个百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又飞速跨进信息社会;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进化”,在这个短短的百年里完成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领域,人类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辉煌顶点。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与杀戮之中,文明的灯火一度被战争风暴吹得七零八落。音乐家梅纽因沉痛地说:“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持久和平之道。国际社会开始尝试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和平,通过用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约束来限制战争的冲动,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来制约战争。

近70年间,尽管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但多元世界正逐步形成,时代的不同使得选择和平发展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国家政治之间的激烈博弈,冷战思维、极端民族主义与极端宗教思想造成的冲突、摩擦仍持续不断,在一些地区仍有升级的可能。怎样才能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找到一种新理念,不断为和平注入正能量?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了“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与国关系的新认识,也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同世界并肩前行、携手共进的坚强信念。中国梦与非洲梦、亚洲梦、美洲梦息息相通,中国是全球化的获益者,更是推动者。

邓小平在三十年前就说过,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的话,现在这个力量还小。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随着更多发展中国家走上国际政治舞台,人们相信,国际社会将确立一个更加广泛地体现共同利益的原则,引导人类走向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八)20世纪,1.87亿人在140次战争中丧生,超过以前所有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总和。同样也是在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和物质上的伟大进步,也远远超越以往数千年的成就。

历史不应是记忆的负担,而应是理智的启迪。今天的人类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光明每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清除军国主义泛滥的根源,人类能够拥有改变战争与和平“交替循环”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而哲学家康德在其《论永久和平》中说,永久和平最终将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降临:或者由于人类的洞察力,或者因为在巨大的冲突和灾难面前,除了永久和平人类别无他选。

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历史关头,需要以一代人富有远见的洞察,为整个人类赢得未来。

“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未来是我们塑造的。”

谨以此文献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献给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浴血奋战的志士,以及所有为人类和平与解放事业奋斗的人们。

他们的英名不朽,和平的光芒永在。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莱索托“政变”闹剧收场 首相将回国
默克尔:俄在乌行为“不可接受”
李克强与罗马尼亚总理举行会谈
首批抗日英烈名录公布 国民党将士占三成
张高丽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段开工仪式
中东成战地记者"杀戮场" 揭冲突真相代价高
第四届亚欧博览会开幕 汪洋发表主旨演讲
最高法通报六起法院干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
莎拉•布莱曼刘欢再唱《我和你》
中央赴港解读政改:稳步推进香港行政长官普选
微画册更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再开放”的新阶段。
专题导航更多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青奥会是年龄在15到18岁之间的青年运动员和其他青年人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综合体育赛事,它整合了教育和文化内容,鼓励青年人以奥林匹克的价值观来生活,并成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大使。

中国人权事业在发展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是中国制定的第二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2012-2015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2014年APEC峰会
习近平访问拉美四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