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或许在页岩气领域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开竞争。这很容易直接让人联系到目前油气领域正在大力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都大张旗鼓的在行动中,但截至目前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出台。
实际上,非国有资本要进入目前传统能源开发领域,不大可能,因为在石油油田、煤炭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已经被国有垄断,即使有新的油田、煤田可供开发,非国有资本也不见的愿意参与争夺。
相反,太阳能、页岩气等能源开发领域,非国有资本进入的机会更大。特别是页岩气领域,作为新开发的能源领域,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看谁的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了。在太阳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能源开发领域对外开放更多会出现在页岩气行业。
2012年初,国土资源部完成了中国首次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初步界定了五大区域富含页岩气资源。预计,除了青藏地区外,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 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远高于美国的18.8万亿立方米。
4月21日,全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推进会在重庆召开,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页岩气勘查开发累计投资近 150亿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姜克隽表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较2013年相比有可能下降 1至4亿吨,中国能源需求增长考虑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以及能源技术进步。
国务院办公厅4月23日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对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序推进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多渠道、多途径推进煤炭替代。
国家能源局资料表示,与以往能源开发不同,国家将创新页岩气产业开发体制机制,鼓励多元化资本参与开发。“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引进国外的合作者,或者技术服务。我们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包括天然气的建设利用。国家政策应该说是鼓励的,没有任何的限制。”
姜克隽表示,中国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和市场开放举措将有力推动页岩气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增长空间大,利益冲突较小,参与市场主体相对多元,有利于能源结构改革的推进。
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发难度却大,技术要求高,靠国内技术和开发力度,恐怕不符合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而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美国相关企业有很大优势。美国页岩气从开采到商业化生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雾霾频现、油气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中国渴望着页岩气开发能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亟须改变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需要尽快制定页岩气作为新矿种的勘探管理条例,建立页岩气区块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尽大可能引入竞争机制,对私营企业和外资直接开放页岩气的上游准入。
姜克隽表示,在2014年3月举行的全球最大石油展――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多家能源巨头纷纷表示看好中国页岩气开发。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与海外巨头对国内页岩气资源开发勘探力度有望继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