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与中国“开放天空”
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纷争不断,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却令美国割舍不下。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交通部部长玛丽·彼得斯4月14日表示,由于中美双方尚需在空域及航权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因此中美新航空协议草案可能将推迟到今年年底出台。而就在前一天,彼得斯还透露,中美两国有望在今年5月底达成协议,全面开放航空业。
据悉,该协议将涉及中美两国增加主要城市间直航航线和班次、建立货运物流港等内容。
彼得斯表示:“我们希望中方能在空域和航权方面更加开放,而这样的结果对双方来说应该是双赢”。此外,她还对中美2004年签署的《中美航空协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根据这一协定,中美航线上各自飞行的航班数量从2004年起的6年内,由每周54班分阶段增加到249班。其中,中美双方各自每周可以增加195个航班。协议还规定,允许双方分别在2004、2005、2006、2008和2010年,每年新增加一家客运或货运航空公司经营中美航线。
而现在,美国的航空公司已经远远不满足于协定所规定的新增航班数量,都期待着中美航权扩大谈判的重启。彼得斯称,中美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合作潜力还很大,美方希望与中国达成跟欧美“开放天空”一样的协定。
然而,与美国航空公司的强烈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航空公司还没用足现有的航权,且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尽管按照原协议,中国的航空公司所能飞往的对方城市数量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两倍多,但美国的航空公司占据了中美航线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且大部分高端乘客被美国的航空公司抢走。所以,针对美国希望全面开放中美间航空运输市场的要求,中方一贯是坚持循序渐进开放航权的原则。民航总局曾表示,双方谈判签署天空开放协定的时机尚不成熟。
据业内人士指出,放慢开放步伐对国内的航空公司至关重要,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得以同国外实力强大的航空公司进行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