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广药集团方面则称,红罐王老吉是知名商品,红罐装潢已成为“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是加多宝凉茶侵犯了王老吉知名商品装潢权。
如今这一案件还没有结果。而加多宝公司又显然不愿意将经营多年的凉茶市场拱手让给王老吉,在电视、地铁、互联网上,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与此同时在终端市场也开始不断阻止王老吉。加多宝业务员每周工作6天,他们不仅被要求每天带着大量的海报拜访每个人负责的“片区”,还要像“间谍”一样了解到任何一家王老吉销售终端的信息,但凡有王老吉促销的活动,加多宝业务员会免费送上加多宝。
广药集团表示,最近三个月内其在国内开展了23场路演,都遭到加多宝的恶意破坏。8月15日加多宝员工在江西省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为阻止王老吉员工的促销活动而大打出手,随后接连多次传出加多宝员工攻击王老吉员工的事情。
这种攻击行为在8月28日终于酿成了惨剧。根据苏州市警方的调查,这天一大早,姚波等几名王老吉员工来到在苏州木渎商城进行产品促销,上午9点多,加多宝的员工赶到,用加多宝的广告标语覆盖住了王老吉的促销标语,引起争执。下午在加多宝员工用刀具毁坏王老吉广告标语时,王老吉员工进行阻止,加多宝员工随即刺伤了姚波。
王老吉会不会衰落
早在2006年,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凉茶就成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老吉这个品牌,已经远超越了商业范畴,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争夺,对二者,以及对整个凉茶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损失。
王老吉会不会在这场争夺中走向衰落?这是好多人都在担心的一个问题。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在中国曾有过类似的情况。
1984年,广东省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这一饮料曾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94年健力宝庆祝创业10周年大会时,其产品销售达到了18亿元多元,名列全国饮料行业的首位。
之后从1997年开始,三水县政府与李经纬的经营团队展开了健力宝股份的争夺战,2002年1月15日,已经升级为三水市的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然而健力宝因为股权争夺早已陷入发展困境,销售急剧下滑,没多久健力宝就被迫停产了。2004年12月7日健力宝恢复生产,但已经后继乏力,到目前,健力宝早已没有了市场,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现在还有个叫“健力宝”的饮料。
王老吉似乎已经露出了类似健力宝所发生过的迹象,6月广药集团推出的红罐装的“王老吉”,预计今年销售目标20亿至30亿元之间,再加上原先推出的绿盒王老吉,广药集团今年王老吉的销售目标是40亿至50亿元。这与前两年加多宝公司销售王老吉160亿元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市场人士认为,离开了加多宝这个专业的销售团队,王老吉凉茶可能很难再回归从前的辉煌了。
如何发展民族品牌
有人说当年的健力宝是因为政府的干预,最终走向了下坡路。而目前王老吉的品牌之争背后也有政府的影子。广药集团作为国资委的企业,广州市政府是非常希望其能做强做大,王老吉收回商标也很难摆脱政府这个大股东的影响。
申银万国对王老吉商标争夺事件研究后认为,期背后隐现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该如何发展带有国有背景的民族品牌?
出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有许多品牌的背后,存在国有这个大股东。而这类品牌要发展壮大,一般都是通过与专业的市场化的公司合作,精心运营后发展起来的。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认为,这个时候双方应该懂得分享品牌成功。
王老吉商标的成功是广药集团和加多宝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他们没有分享,最终引发争端,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在品牌合作方面,尤其是追求共同品牌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中国企业不善于分享成功,加多宝公司给广药集团作了嫁衣。
在国外企业看来,品牌的创立者和品牌的培育者并不是矛盾的,双方都认可对方为品牌的成功所作的贡献,没有任何一方的努力,该品牌都不会存在,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无从谈起。
国外的企业则在品牌分享和战略格局上跟中国企业完全不一样,苹果公司在推出iPad产品前,iPad商标并不属于自己,因而在2009年花钱将其收购,但因考虑不周全,收购的iPad全球商标未包括在大陆的商标权。2012年7月,苹果公司又支付了6000万美元给深圳唯冠,作为收购大陆iPad商标一揽子协议的资金。苹果在收购iPad商标权上先后花费了两笔资金,这反映国外企业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商标价值,并愿意和商标原所有者进行沟通合作。中国企业缺乏这样的勇气和胸襟,更缺乏这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