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未来:让扶贫工作从“输血”转变为“造血”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内- 社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赢在未来:让扶贫工作从“输血”转变为“造血”
本网记者 徐 蓓 • 2012-08-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泽翁达吉毕业后选择留在学校担任助教,帮助后来的藏区同胞们尽快适应都市生活,安心学习。(来源:藏文化慈善基金)

学到技能后学员可以自主选择未来

彭毛东主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帅气的外表,还因为他在学员眼中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对于未来,他有着非常明确的想法:先认真学习中医按摩技艺,然后去基金推荐的公司上班。在有了一两年的实践经验之后,回到家乡青海,自己开一家中医养生会馆。

这个颇有主见、目标明确的小伙子甚至还想到了届时应该如何招揽顾客。“到时,来我们店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免费,这样既可以为我的店创立口碑,也可以让我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毕竟我受到过基金的帮助,等我有能力了,也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彭毛东主自信满满地说。

看到这样的学员,何斌感到十分欣慰。“我们就是希望他们在拥有技能之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未来的道路,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并把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他们可以选择我们推荐的就业岗位,也可以自己选择做别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学到的技能在社会上立足,摆脱贫困。”何斌对《北京周报》说。

 

有效扶贫但仍需理解和信任

因为省内有着大面积的藏区,青海省慈善总会便成为中华慈善总会藏文化慈善基金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在过去三年里,藏文化慈善基金已在青海藏区开展了“格桑普照---为藏区同胞拍照片”、“老有所养---资助藏区养老院老人生活补贴”和“赢在未来---贫困地区人员技能培训公益项目”等。

在青海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宋友兰女士看来,“赢在未来”项目是一个可以有效改善藏区贫困青年生活状况的项目。“我认为,这个项目改变了很多藏区贫困家庭青年的命运。他们中的很多人若不是因为这个项目,有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他们生活的牧区。因为有了这个项目,他们走出来了,开拓了眼界、学习了技术,就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命运了。因此,我们青海省慈善总会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也会全力配合这个项目的学员招募工作。”宋友兰对《北京周报》表示。

尽管已经开展了四期,已有200多位青年参加了“赢在未来”项目,但是,由于扶助对象主要是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在学员招募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很多家庭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家到北京去学习,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外面的安全,会不信任主办方。”李建鹏,青海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李建鹏主要负责“赢在未来”项目在青海省内的宣传和项目学员的招募。他认为,他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何斌说,他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但是,如果想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做出改变,解放思想。“我们就是要通过我们项目的实际案例和成果,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逐渐改变观念从而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何斌表示。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戴秉国国务委员接受《俄罗斯报》书面采访
资产外币化现象揭示中国货币创造或生新变局
公安部集中整治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
商务部认定美可再生能源扶持违反WTO规定
中国路桥与老挝国防部签署谅解备忘录
美国总统敦促国会采取促经济复苏措施
俄外长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叙利亚冲突
土耳其呼吁联合国在叙利亚设立安全区安置难民
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麻烦”
正视纠结的中国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