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尔滨往东驱车600多公里,就到了普阳农场。
在北大荒的115个农场中,普阳农场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占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公顷。由于普阳农场开垦前自然条件比其他地方还恶劣,因此普阳农场是北大荒最后开发的几个农场中的一个——1971年普阳农场正式开发,比1947年开发的农场整整晚了24年。
但是现在普阳农场已经是一个机械化国有农场,北大荒主要的粮食产区,是中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最初这里是沼泽地
如果不是在进入普阳农场时路口的一个表现早期开发的雕塑,提醒过去这儿曾经有过悲壮的开荒运动的话,单凭眼前已经初具规模的城镇建设,以及一路上平坦的水泥路和路两旁平整肥沃的土地,任何人都不会相信,这里曾经是大片的沼泽地和荒草滩。
普阳农场工作人员李秀英介绍,普阳农场有四条河,最大的是松花江,农场地下水位只有2-3米,而且随江水的涨落而变化。在开垦前,每到春秋两季,这四条河就泛滥成灾,大片的沼泽地里全是水,一人多高的荒草在水面上摇曳,除了一些水鸟,就连野兽都很少进去。
当时离这片沼泽地最近的有个汤原农场,管理汤原农场的是二师(由于一开始开垦北大荒的都是军人,因此管理上还是按照军团建制,师下面设农场,一个农场就是一个团)。1970年10月3日,此时的北大荒已经进入初冬季节。当时任师长的楚永兴带领汤原农场团长吕全盛等8个人进入了这片沼泽地,进行了首次实地勘查。
这8个人乘小汽船从松花江到了如今的普阳农场边,上岸后第一眼看到的,是“茫茫荒原,薄雾缭绕,无边无际”的景象。 “往里走了一百多步,一人多高的密密层层的草丛,像一堵严实的墙,将每个人隔了开来,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用手将草拨开,然后用脚踩倒,才能挤出一道草丛的缝隙。如果相隔几米远,相互之间就看不到人了。”《普阳农场史》这样描述他们当年的勘查情形。他们一边往沼泽腹地走一边吆喝,凭着声音相互联系,这样艰难地前进一段时间后,再踏平一片草地,摊开地图对照方位,采集植被和土壤样品。走走停停一直探索到有沙土的附近,也就是沼泽的边缘。他们用了三天时间勘查完了这片沼泽。
“在实地勘查中他们发现这里土壤肥沃,于是决定开发这片沼泽地,并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为了降低沼泽地的水量,他们还提出了松花江堤设计计划。”李秀英说。
1970年10月6日,开发这片沼泽地的开荒指挥部正式成立,4天后,开荒队在其他农场的支援下调集了14台拖拉机,开始了对这片沼泽地的正式开发。据《普阳农场史》记载,到当年11月11日土地封冻作业停止,一个月中这片沼泽地上共开荒1300多公顷,大概是总面积的1/20。
1971年1月23日,汤原农场的近2000多人搬迁到这片沼泽地,建立一个新的农场--普阳农场。这一天也被定为普阳农场的“建场日”。
“当时这儿除了刚开垦出的1300多公顷荒地外什么都没有,他们就开始规划,在地上插一根柳条,有的缚上一块手绢,有的扎上一件工作服,表示这些地方是要建房子的。”李秀英说。
当时的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最艰苦的是他们来这儿吃的第一顿饭。”现任普阳农场场长顾毅说。1977年农场的军团管理变为农场化管理,农场的负责人也由团长也改为场长。“当时土地都冻了,他们刨开冻土垒灶,化开冰雪做饭,这第一顿饭前后花了5个小时才做成。”
普阳农场成立后,每年基本上以2000公顷的速度开发,一直到1981年,这片沼泽被全部开发了出来。
艰难的发展
让这些开荒者意想不到的是,普阳农场建立不久,就接连经受了三次灾害的考验。
第一次考验是“火”。1971年3月31日,普阳农场建场只有两个多月就失火了,700多人才将火扑灭。当年4月2日,普阳农场再次失火,并烧到了储存电器物资的简易仓库,在救火中1人被烧死,5人被烧伤,仓库物资被烧毁,并烧毁附近的林木300多公顷。
第二次考验是“虫”。1972年6月,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高兴时,却在低洼的还没有开垦的草塘地发现了大批叫“粘虫”的害虫,虫灾迅速蔓延向麦地,有的一平方米多达900多条,平均每平方米在200条以上,虽然经过2000多人的捕捉和洒虫药治住了虫害,但有一半的麦苗被虫给吃光了。
第三次考验是“水”。1973年4月18日,松花江解冻,凌洪暴涨,涌进了普阳农场,房屋、油库都进了水。“人们坐在房子的床铺上就可以捞到鱼。”《普阳农场史》这样描述当时的水灾。这场水灾使得种子、化肥被淹,前两年刚刚盖起的房子被冲垮好多,100多头牲畜被淹死。5月8日,洪水才退去。本来就是在沼泽地上开垦出来的耕地,水灾后都成了泥,无法耕作。当年基本上完全靠从其他农场调粮来维持生活。
“这次大水灾之后,防洪也引起了重视。”顾毅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专门组织了两支水利队伍,配了33台推土机,建设堤坝,到1976年沿松花江的大堤建成。这道堤坝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普阳农场再没有发生过水灾,就连1998年引起全国重视的松花江特大洪灾都没有影响到普阳农场。
1977年 普阳农场开始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从1977年到2000年十几年的时间,普阳农场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300台农业耕作、播种、收割机械,加上国内购买的,农业机械达到了1500多台,农业生产完全实现了机械化。2005年普阳农场又从美国引进540台具有卫星定位、数字遥控功能的智能化大马力拖拉机,使得机械化能力有了更大提高。2006年普阳农场又投入700多万元用于更新农机具。
1985年普阳农场还修建了自己的飞机场,发展航化作业。对农作物的除草、灭虫、施肥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监控全部用飞机来进行。
“机械化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先20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6个人就能完成。”普阳农场生产农业科长崔立军说。
有了机械化作业的保障,普阳农场的标准化作业也有了很大进展,1978年普阳农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植被保护、土壤保护、耕作、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到1984年末我们就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李秀英说。
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使得普阳农场的粮食产量翻了好几倍。刚建场时的那几年,普阳农场每公顷水稻只能产2000多斤,大豆每公顷只能产1500多斤,而现在,每公顷水稻的产量超过了15000斤,大豆每公顷产量达到了6500多斤。2006年普阳农场共生产粮食19.3万吨,占到了整个北大荒粮食产量的近1/10。
推进小城镇建设
每天晚饭后,普阳农场的人们喜欢去广场散步,对于只有1万人的一个城镇来说,广场不算小了,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配备有许多公共健身器材。除了这个休闲场所,记者还在一条街上发现了两个网吧。“我们这儿的服务业还是很齐全的。”普阳农场工作人员孙东说。
记者发现,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文化馆、图书室、银行、医院、宾馆、饭店、商场等普阳农场都有,而且硬件设施都不错,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硬件设施甚至超过了北京市的许多学校。交通也很发达,道路都是水泥路和二级公路,每天都有开往哈尔滨的公共汽车,而且还是卧铺车。
现在普阳农场有一部分人住的是很漂亮的别墅,有一部分人住的是楼房,还有一部分人住的是平房。许多人家已经用上了用秸杆转化成的燃气。过去人们住过的“马架子”对普阳农场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没有了印象,只能在父辈的回忆中听到和在一些老照片中看到。
“目前城镇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因此服务业是我们关心的重点之一。”普阳农场场长顾毅说。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2/3的农业从业人员被分离了出来,顾毅说,在未来五年内,农场要发展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服务业,将这些人转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解决农业富余人员的转移就业问题。由于是国有农场,这些农业富余人员一直由农场养着。
普阳农场还准备建一批住宅楼,将所有住平房的人搬迁到楼房。因为这些平房大多是农场开发早期盖的,居住条件太差了。
顾毅介绍,农场开发初期为方便农业生产,分有好多生产队,同一个生产队的人在耕地旁盖房子居住,就和一个小村落一样,而这些地方离城镇远,就医、孩子上学都很不方便,未来几年这些人都需要搬到农场城镇来居住。同时近几年外地来普阳农场寻找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对扩大城镇化也提出了需求。
目前,普阳农场为扩大城镇建设,拿出了1000万元的资金。
“如果过几年你再来,我们这儿或许又已经换了新貌。”顾毅说。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